汉传道次第略谈(赏花人2018)
写这篇文章,纯属抛砖引玉,愿做一个素材,为引真正德才兼备的、真正有能力梳理汉传传统宗派道次第的四众弟子发声。特别祈请专宗天台的法师能够早日出来,将天台的道次第完整地弘扬出来。
写这篇文章,主要的目的在于暂时止息部分汉地学人说汉传没有道次第这种误传。希望部分误传汉传传统佛教没有道次第的四众,不要再继续这种不符合事实的说法。希望认为汉传没有道次第的四众,能够安下心来学习传统汉传佛教。只要能在这方面发挥一点作用,也就够了。
本文分两部分谈。
第一部分为总说,藏、通、别、圆之间的次第。
第二部分分说,藏、通、别、圆各教各各本身的次第。
第一大部分,全局性的次第:空性→中道
又分两种说。
一、藏、通、别、圆无转的情况。
或初入门时就在藏教,一直修观正因缘境的析空到极果;或初入门时就在通教,一直修如幻观到极果;或初入门时就在别教,修次第三观一直到登地才转入圆教;或初入门时就在圆教,直通宝所,一修一切修。
二、由空性转入中道的情况
1 空性的两种进入方式:
(1)藏教析空
析空观正因缘境,破尽番外的邪因缘、无因缘二种颠倒。所谓正因缘境,即色心各有因缘、增上缘等。虽有十法成乘,而以此观正因缘境为首。
(2)通教体空
通教三乘皆以无言说道体法入空。体空观正修不必析因缘,直观五阴六入如幻不实,当体即空不可得,不必分析。虽有十法成乘,而以此如幻观为首为正。
2 空性到中道的过度点(转入):
(1)必须依体空观才能过渡,析空观不能直接过渡到中道。
(2)析空过渡到体空的关节点:不能直接修体空的人,在藏教七贤位可以转入体空,即五停心观处、别相四念处、总相四念处,或者暖、顶、忍、世第一、四加行处,这其后各地方都可以过渡到体空。但不是所有修学析空的人都可以过渡到体空。有的众生善根福德因缘问题,需要先依析空教道证阿罗汉,不能在七贤位转入体空道。
体空过渡到中道的转入口:干慧地、性地,转入别、圆。干慧地对藏教即七贤位前三,性地相当于藏教七贤位四加行位。
(3)中道又分两种进入的方式:别教次第三观进入,圆教一心三观进入。
(4)别教次第三观转入圆教圆中
别教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可接入圆教圆中道。
第二大部分:藏、通、别、圆四教各教的教观
藏、通、别、圆各个的次第与圆融,每部分略分四部分说:一、教,二、观,三、次第圆融互说,四、不同根基者入道的不同方式。这部分基本引用的蕅益大师《教观纲宗》原文。
一、藏教析空道的教、观、次第与圆融,三种根基。
(一)教理:四谛、十二因缘。
(如《俱舍论》,总共九品。第一、第二品:界品、根品,四谛兼谈。第三品:世间品,为苦谛。第四、五品:业品、烦恼品,为集谛。第六贤圣品,为灭谛。第七、八品:智品、定品,为道谛。第九品特说无我,为整本《俱舍论》的核心内容。天台藏教十乘观法中,就是正观因缘境,破我我所执,与《俱舍论》不谋而合。)
又分名、义、对应经典。
原文:
1、释名:三藏教。
2、释义:此教诠生灭四谛(苦则生、异、灭三相迁移,集则贪、瞋、痴、等分四心流动,道则对治易夺,灭则灭有还无),亦诠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亦诠事六度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亦诠实有二谛(阴入界等实法为俗,实有灭乃为真),开示界内钝根众生,令修析空观(观于地、水、火、风、空、识六界无我、我所),出分段生死,证偏真涅槃,正化二乘,傍化菩萨。
3、对应经典:四阿含为经藏,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
(二)藏教析空道的观行:
十法成乘者:一、观正因缘境,破邪因缘、无因缘二种颠倒。二、真正发心,不要名利,唯求涅槃(二乘志出苦轮,菩萨兼悯一切)。三、遵修止观,谓“五停”名止,“四念”名观。四、遍破见爱烦恼。五、识道灭还灭六度是通,苦集流转六蔽是塞。六、调适三十七品,入三脱门。七、若根钝不入,应修对治事禅等。八、正助合行,或有薄益,须识次位凡圣不滥。九、安忍内外诸障。十、不于似道而生法爱。是为要意。利人节节得入,钝者具十法方悟。
1、藏教析空道的次第与圆融,藏教六即
以下均为藕益大师原文。(注:真圆融唯在圆教,此处说的次第与圆融,约藏教当教说。所谓次第,即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修道、无学道等。所谓圆融,即五道无论何道,总是缘偏空性而习修,总是依析空道而修。就所缘的偏真法性和所依的析空之慧来说,从头到尾总无差别,依此说即。就位次不同,所证深浅有别说六。但依天道妙判,以六即说,不以五道说。)
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生,不从时方、梵天、极微、四大等生,亦非无因缘自然而生。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观行即者,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外凡资粮位也。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瞋众生慈悲观,三、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以此五法为方便,调停其心,令堪修念处,故名停心也。别相念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对治依于五蕴所起四倒也。总相念者:观身不净,受、心、法亦皆不净;观受是苦,心、法、身亦皆苦;观心无常,法、身、受亦皆无常;观法无我,身、受、心亦皆无我也。
相似即者,内凡加行位也。一、暖,二、顶,三、忍,四、世第一,得色界有漏善根,能入见道。
分证即者,前三果有学位也。初须陀洹果,此云预流,用八忍八智,顿断三界见惑,初预圣流,名见道位。二、斯陀含果,此云一来,断欲界六品思惑,余三品在犹润一生。三、阿那含果,此云不还,断欲界思惑尽,进断上八地思,不复还来欲界。此二名修道位。
究竟即者,三乘无学位也。
一、小乘第四阿罗汉果,此含三义: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断三界见、思俱尽。子缚已断,果缚尚存,名有余涅槃。若灰身泯智,名无余涅槃。
二、中乘辟支佛果,此人根性稍利,逆顺观察十二因缘,断见思惑与罗汉同,更侵习气,故居声闻上。
三、大乘佛果,此人根性大利,从初发心缘四谛境,发四弘誓,即名菩萨,修行六度。初阿僧祇劫,事行虽强,理观尚弱,准望声闻在外凡位。第二阿僧祇劫,谛解渐明,在暖位。第三阿僧祇劫,谛解转明,在顶位。六度既满,更住百劫修相好因,在下忍位。次入补处生兜率天,乃至入胎、出胎、出家,降魔安坐不动时,是中忍位。次一刹那入上忍,次一刹那入世第一,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正习无余,坐木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成劣应身(如释迦丈六、弥勒十六丈等),受梵王请,三转法轮,度三根性,缘尽入灭,与阿罗汉、辟支佛究竟同证偏真法性,无复身智依正可得。
2、藏教析空道中,不同根基者入道之处有差别
(注,作为参考。藏教分三种根基:钝根、利根、中根。)
钝根的入道处缘苦谛,即缘五蕴苦、空、无常、无我等行相为入道初下手处,侧重在轮回是苦这一点上。侧重缘苦谛故,带有较强的厌离情绪。
中根的入道初门为集谛,缘烦恼业力为苦谛之因、集、生、缘而作为下手处,侧重在观烦恼引生轮回,烦恼灭则轮回灭这种客观事实上,厌离情绪不像钝根道那么强。
利根的入道初门为道地,道地即八正道,行相为道、如、行、出。道谛是通畅之路故名道;符合正理而安立,名为如;通向涅槃名为行;能究竟断苦集名出。侧重缘能断能证的道谛故,内心较前二更为豁达与乐观。这是一个析空教行者能发起四弘誓愿的根本原因。)
蕅益大师原文:
此教具三乘法。
声闻观四谛,以苦谛为初门,最利者三生,最钝者六十劫,得证四果。
辟支观十二因缘,以集谛为初门。最利者四生,最钝者百劫,不立分果。出有佛世名缘觉,出无佛世名独觉。
菩萨弘誓六度,以道谛为初门,伏惑利生,必经三大阿僧祇劫,顿悟成佛。然此三人,修行证果虽则不同,而同断见思。同出三界,同证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
二、通教体空道的教、观、次第与圆融,三种根基。
(一)教理,又分四部分:1、名,2、义,3、差别,4、对应经典。为不打乱蕅益大师原文顺序,这四点就错开说。
1、名,即名称来源。
原文:通教钝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后别、圆,故名为通。又从当教得名,谓三人同以无言说道体法入空,故名为通。
4、对应经典:
原文:此无别部,但方等、般若中,有明三乘共行者,即属此教。
2 、义(即通教教理之内涵)
原文:诠无生四谛(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生相),亦诠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痴如虚空,乃至老死如虚空,无明如幻化不可得故,乃至老死如幻化不可得),亦诠理六度行(一一三轮体空),亦诠幻有空二谛(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为真)。
3 、差别(所谓差别,由于通教通前通后,在此体空教处,同样悟体空之人,由于善根福德因缘不同,在体空这个共同的基础上,会有通前藏教和悟入别教与圆教的不同。单纯的通教最后与藏教通证偏真涅槃。由通教转入别、圆的,则进入真正的大乘道。这里又有两类,一类是通含别、圆的两种情况,至下而上,由于事先未听闻别、圆中道理,习体空教时,由体空而逐渐悟入别、圆。二是由别、圆入通的情况,至上而下,由于先听闻别、圆的道理,在习体空教的同时,能够以别、圆之理来发挥体空教义,具足体空义而能入中道。这一点本号只是提出,究竟应由天台专宗法师依天台典籍与大乘经典进一步商榷。)
通含别、圆二谛的原文:亦诠两种含中二谛(一者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共为真,是通含别二谛,故受别接。二者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是通含圆二谛,故受圆接)。
别、圆,入通三谛原文:亦诠别入通三谛(有漏是俗,无漏是真,非有漏非无漏是中),亦诠圆入通三谛(二谛同前,点“非漏非无漏,具一切法”与前“中”异)。
(通教)开示界内利根众生,令修体空观(阴界入皆如幻化,当体不可得),出分段生死,证真谛涅槃,正化菩萨,傍化二乘。
(二)通教观法
十法成乘者:一、明观境,六道阴入,能观、所观,皆如幻化。二、明发心,二乘缘真自行,菩萨体幻兼人,与乐拔苦,譬于镜像。三、安心如空之止观。四、以幻化慧破幻化见思。五、虽知苦集流转六蔽等皆如幻化,亦以幻化道灭还灭六度等通之。六、以不可得心修三十七道品。七、体三藏法无常苦空如幻而治。八、识干慧等如幻次位而不谬滥。九、安忍干慧位内外诸障而入性地。十、不着性地相似法爱,而入八人见地证真。利钝分别如前说。
(三)次第圆融无碍,通教六即。
(所谓即,就当教说,若究其实,则唯圆教可说即。同缘无生,同依体空观。所谓六,所证深浅有别)
理即者,无生也。“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此四句推简,通、别、圆三教皆用作下手工夫。但先解不但中者,即成圆教初门。先闻但中理者,即成别教初门。未闻中道体者,止成通教法门。)解苦无苦而有真谛,苦尚即真,况集、灭、道。
名字即者,幻化也。知一切法当体全空,非灭故空,生死、涅槃同于梦境。
观行即者,一、干慧地也,未有理水,故得此名,即三乘外凡位,与藏教五停、别相、总相念齐。
相似即者,二、性地也,相似得法性理水,伏见思惑,即三乘内凡位,与藏教四加行齐(藏、通指真谛为法性,与别、圆不同)。
分证即者,从八人地至菩萨地,有七位也。三、八人地者,入无间三昧,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四、见地者,八智具足,顿断三界见惑,发真无漏,见真谛理,即三乘见道位,与藏须陀洹齐。五、薄地者,三乘断欲界六品思惑,烦恼渐薄,与藏斯陀含齐。六、离欲地者,三乘断欲界思惑尽,与藏阿那含齐。七、已办地者,三乘断三界正使尽,如烧木成炭,与藏阿罗汉齐。声闻乘人止此。八、支佛地者,中乘根利,兼侵习气,如烧木成灰,与藏辟支佛齐。九、菩萨地者,大乘根性,最胜最利,断尽正使与二乘同,不住涅槃,扶习润生,道观双流,游戏神通,成熟众生,净佛国土。此与藏教菩萨不同。藏教为化二乘,假说菩萨伏惑不断,正被此教所破,岂有毒器堪贮醍醐。
究竟即者,第十佛地也。机缘若熟,以一念相应慧断余残习,坐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现带劣胜应身(分段生身故劣,如须弥山故胜),为三乘根性转无生四谛法轮,缘尽入灭,正习俱除,如劫火所烧炭灰俱尽,与藏教佛果齐。
(四)通教的各类根基
(注:通教的根基部分,较前面藏教复杂。就单纯的通教说三种根基,也要说明在通教处悟入别、圆的根基,也要谈到不同根基转、接入别圆的情况。)
1、就纯粹的通教说根基。通教也有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同以界内灭谛为初门,但钝根三乘同藏教入偏空涅槃。
原文:此教亦具三乘根性,同以灭谛为初门。然钝根二乘,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仍与三藏同归灰断,故名通前。
2、由通进入别、圆的利根情况
原文:利根三乘,不但见空,兼见不空。不空即是中道,则被别、圆来接,故名通后。中道又分为二:一者但中,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但中者接入别教。二者圆中,此理圆妙,具一切法。见圆中者,接入圆教。
就此被接又约三位:一者上根,八人见地被接。二者中根,薄地、离欲地被接。三者下根,已办地、支佛地被接。
就此三位被接,又各有按位、胜进二义。若按位接,或同别十向,或同圆十信。若胜进接,或登别初地,或登圆初住。
既被接已,实是别、圆二教菩萨,于当教中仍存第九菩萨地名。至机缘熟,示现成佛,乃是别地、圆住,来示世间最高大身,非由通教教道得成佛也。通教尚无实成佛义,况藏教哉!藏教佛果,亦皆别地、圆住所现劣应身耳。
三、别教但中道的教、观、次第与圆融,不同根基。
(一)教理,又分四部分:1、名,2、义,3、差别 ,4、对应经典。为不打乱蕅益大师原文顺序,这四点就错开说。至于对应经典,则方等、般若、华严俱有,如《解深密经》《楞严经》《华严经》等,《金刚经》等,都有通、别、圆此教。《法华经》应除外,《法华经》纯圆独妙故。,
1、名。别教谓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别前藏、通二教,别后圆教,故名别也(教则独被菩萨,理则隔历三谛,智则三智次第,断则三惑前后,行则五行差别,位则位不相收,因则一因迥出,不即二边,果则一果,不融诸位差别)。
2、义。此教诠无量四谛(苦有无量相,十法界不同故;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亦诠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枝末无明为分段生因,根本无明为变易生因),亦诠不思议六度、十度(于第六般若中,复开方便、愿、力、智四种权智,共成十度,一一度中摄一切法,生一切法,成一切法,浩若恒沙),亦诠显中二谛(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为真)。
3 、差别(所谓差别,是指单纯的别教和由别入圆的情况)
亦诠圆入别二谛(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为真),亦诠别三谛(开俗为两谛,对真为中,中理而已)。亦诠圆入别三谛(二谛同前,点真中道具足佛法)。
开示界外钝根菩萨,令修次第三观(先空,次假,后中),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证中道无住涅槃。
(二)别教但中道的观法。
十法成乘者:一、缘于登地中道之境而为所观,迥出空有之表。二、真正发心普为法界。三、安心止观,定爱慧策。四、次第遍破三惑。五、识次第三观为通,见思、尘沙、无明为塞,传传检校,是塞令通。六、调适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宝炬陀罗尼,入三解脱门,证中无漏。七、用前藏、通法门助开实相。八、善知信、住、行、向、地、等、妙七位差别,终不谓我叨极上圣。九、离违顺强软二贼,策十信位入于十住。十、离相似法爱,策三十心令入十地。
(三)次第与圆融,别教当教六即。
亦于当教自论六即。(注:在相似即部分的空观,不是析空观,是体空观。在观行即部分则侧重在析空观。)
理即者,但中也。真如法性随缘不变,在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非净,迥超二边,不即诸法,故依圆教判曰但中。
名字即者,解义也。仰信真如法性,凡不能减,圣不能增,但由客尘覆蔽而不证得,须先藉缘修助发真修,方可克证。
观行即者,外凡十信位也。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法心,九、戒心,十、愿心,既先仰信中道,且用生灭因缘观,伏三界见思烦恼,故名伏忍,与通干慧、性地齐。
相似即者,内凡三十心三贤位也。初十住者:一、发心住,断三界见惑,与通见地齐;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断三界思惑尽,与通已办地齐;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断界内尘沙,与通佛地齐。此十住名习种性(研习空观),用从假入空观见真谛,开慧眼成一切智,行三百由旬,证位不退。次十行者: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瞋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着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此十行名性种性(分别假性),用从空入假观,遍学四教四门,断界外尘沙,见俗谛,开法眼,成道种智。次十回向者: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此十向名道种性(中道能通),习中观伏无明,行四百由旬,居方便有余土,证行不退。
分证即佛者,十地圣种性(证入圣地)及等觉性(去佛一等)也。初欢喜地,名见道位,以中道观见第一义谛,开佛眼,成一切种智,行五百由旬,初入实报无障碍土,初到宝所,证念不退,得无功用道,随可化机缘能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利益众生。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各断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更破一品无明,入等觉位,亦名金刚心,亦名一生补处,亦名有上士。
究竟即佛者,妙觉性也(妙极觉满)。从金刚后心,更破一品无明,入妙觉位,坐莲花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花王座,现圆满报身(量同尘刹,相好刹尘),为钝根菩萨转无量四谛法轮。
(四)别教根基:独被菩萨法。
此教名为独菩萨法,以界外道谛为初门(藏、通道谛即界外集,藏、通灭谛即界外苦,故以界外道谛治之),无复二乘,而能接通。通教三乘既被接后,皆名菩萨,不复名二乘也。
第四,圆教圆中道的教、观。
(一)圆教之教理
1 释名:
圆教谓圆妙(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圆融(三一相即,无有缺减)、圆足(圆见事理,一念具足)、圆顿(体非渐成),故名圆教,所谓圆伏(圆伏五住)、圆信(圆常正信)、圆断(一断一切断)、圆行(一行一切行)、圆位(一位一切位)、圆自在庄严(一心三谛为所庄严,一心三观为能庄严)、圆建立众生(四悉普益)。
2 释义:
此教诠无作四谛(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亦诠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无明、爱、取烦恼即菩提,菩提通达,无复烦恼,即究竟净,了因佛性也。行、有业即解脱,解脱自在,缘因佛性也。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苦即法身,法身无苦无乐,是大乐,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也。故《大经》云“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亦诠称性六度、十度(施为法界,一切法趣施,是趣不过等),亦诠不思议二谛(幻有、幻有即空皆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如如意珠,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
亦诠圆妙三谛(非唯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谛圆融,一三三一,如《止观》说)。
开示界外利根菩萨,令修一心三观(照性成修,称性圆妙,不纵不横,不前不后,亦不一时),圆超二种生死,圆证三德涅槃。
(二)圆教十乘观法
(注:前三应导归圆教)
十法成乘者:一、观不思议境(其车高广),二、真正发菩提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三、善巧安心止观(车内安置丹枕),四、以圆三观破三惑遍(其疾如风),五、善识通塞(车外枕亦作轸),六、调适无作道品七科三十七分(有大白牛肥壮多力等),七、以藏、通、别等事相法门助开圆理(又多仆从而侍卫之);八、知次位,令不生增上慢;九、能安忍,策进五品而入十信;十、离法爱,策于十信令入十住乃至等妙(乘是宝乘,游于四方,直至道场)。
上根观境,即于境中具足十法。中根从二展转至六,随一一中得具十法。下根须具用十也。又复应知,说前三教为防偏曲,文意所归,正归于此。
(三)次第与圆融(真正的六即)
正约此教,方论六即。(前三虽约当教各论六即,咸未究竟。以藏、通极果,仅同此教相似即佛。别教妙觉,仅同此教分证即佛。又就彼当教,但有六义,未有即义,以未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也。是故夺而言之,藏通极果、别十回向,皆名理即,以未解圆中故。登地同圆方成分证)
理即佛者,不思议理性也。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名字即佛者,闻解也。了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在一念;如一念,一切诸念亦复如是;如心法,一切佛法及众生法亦复如是。
观行即佛者,五品外凡位也。一、随喜,二、读诵,三、讲说,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圆伏五住烦恼,与别十信齐,而复大胜。
相似即佛者,十信内凡位也(名与别十信同,而义大异)。初信任运先断见惑,证位不退,与别初住、通见地、藏初果齐。二心至七心任运断思惑尽,与别七住、通已办、藏四果齐,而复大胜。故永嘉云:“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也。”八心至十心,任运断界内外尘沙,行四百由旬,证行不退,与别十向齐。
分证即佛者,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圣位也(名亦同别,而义大异)。初住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正因理心发,名法身德;了因慧心发,名般若德;缘因善心发,名解脱德),一心三观任运现前,具佛五眼,成一心三智,行五百由旬,初到宝所,初居实报净土,亦复分证常寂光净土,证念不退无功用道,现身百界八相作佛,与别初地齐。二住至十住,与别十地齐。初行与别等觉齐,二行与别妙觉齐,三行已去所有智断,别教之人不知名字。
究竟即佛者,妙觉极果。断四十二品微细无明永尽,究竟登涅槃山顶,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一一相好等真法界),居上上品常寂光净土,亦名上上品实报无障碍净土,性修不二,理事平等。
(四)圆教根基
此教名最上佛法,亦名无分别法,以界外灭谛为初门,当体即佛,而能接别、接通。接别者,上根十住被接,中根十行被接,下根十向被接。按位接即成十信,胜进接即登初住。接通已如通教中说。
故曰:别教接贤不接圣,通教接圣不接贤。以别若登地,乃名为圣,证道同圆,不复论接。通八人上便名为圣,方可受接。若干慧、性地二贤,仅可称转入别、圆,未得名接。
若藏教未入圣位,容有转入通、别、圆义。已入圣后,保果不前,永无接义,直俟“法华”方得会入圆耳。
结语:五时八教的分判,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本文已经够长了,就不再引述。于汉传已经生信者,可以去看《教观纲宗》,可以去请教天台专宗法师。目前知道有一个公众号“天台会”,上面有诸多专宗天台法师的讲经资料,许多法师讲得细致入微,是我们这些门外汉学习天台的一个较好的途径。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愿共诸位有缘、诸位读者:
至心持名,自得心开;一入莲池,永世无忧。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