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了义如来藏(20231023)
(一)
【贤佳】文稿《论藏密宁玛派误解如来藏》(https://www.zhengxinfofa.org/9558.html)供阅,请您看有什么偏差问题。
【居士甲】对于法师把如来藏思想作为最究竟的思想,这一点我有不同的意见。请参考文章:
《学如来藏要当心印度教的梵我一如,因为它们太相似了!》(2023-10-02)
https://mp.weixin.qq.com/s/WsVGvegGMHH8OwmQaH8Bbg
很多学佛的朋友都特别喜欢如来藏思想,而不知有关如来藏的很多说法和印度教的“神我一如”或“梵我一如”的思想非常相似,稍不留意,就可能变成了印度教的信徒了。这是值得警惕的。
【贤佳】这是误解,如人参与萝卜“太相似了”,其实成因、药性大为不同。又如古印度外道在释迦牟尼佛降生前就宣讲涅槃、阿罗汉、佛陀等,释迦牟尼佛也讲涅槃、阿罗汉、佛陀等,“太相似了”,其实成因、内涵大为不同。以相似之疑而偏向否定、远离,其实自蔽。智者宜应明辨邪正是非,不停留于含糊相似解,否则可能堕入邪见。可参看:
《论大乘“如来藏”与外道“梵我”的区别》
https://www.zhengxinfofa.org/9419.html
《论中观、如来藏义并论对南北传教法的诽谤》
https://www.zhengxinfofa.org/9494.html
《深破印顺法师滥说》
https://www.zhengxinfofa.org/9436.html
【居士甲】法师赞同如来藏思想是ok的,毕竟如来藏思想也是出自于佛经,但只提如来藏,而不提佛为何说如来藏以及是给什么人说如来藏,似乎不全面。而以此作为究竟法,则更加欠缺严谨。因为般若经典并无类似说法,如说般若经是给“愚夫”或“执着有我的外道”而说的。不知法师如何看待如下的经文?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一切佛语心品之二”:“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云何世尊同外道说“我”,言有如来藏耶?世尊!外道亦说有常作者,离于求那,周遍不灭。世尊!彼说有“我”。’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所说之“我”。是故,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贤佳】您这是局文取义,以辞害志,而成大误。印顺法师也栽坑于此。具体文据辨析可参看:
《论恶取空》
https://www.zhengxinfofa.org/9537.html
又如《大智度论》说:“或有利根梵志,求诸法实相,不厌老病死,着种种法相,为是故说法空。所谓先尼梵志,不说五众即是实,亦不说离五众是实。复有强论梵志,佛答:‘我法中不受有无,汝何所论?有无是戏论法、结使生处。’”(卷第三十一)(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5/T25n1509_031.xml#pT25p0295b2212)
岂可由此说佛讲“一切法空”是针对梵志外道说的,是特意接引外道的“方便法”?
【居士甲】法师言之有理。
(二)
【贤佳】我们先前的交流内容编订(如上),考虑编入《论了义如来藏》中分享,请您看是否合适(不合适处可修订)。
【居士甲】未完待续。那般若也是佛法中最究竟的法门,因为有经典依据。同理,唯识也是佛法中最究竟的法门,同样有经典依据。这样并列和如来藏为最高究竟法门,才是最完备的。若以天台思想的圆教来说,就是《阿含经》等因缘法也是究竟的法门了。
【贤佳】是的!随喜深思!由此可知佛说一切法门皆致究竟圆满成佛,一切学法众生皆可成佛,如来藏教最为称佛本怀。
如《法华经》说:“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渡于众生。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过去无数劫,无量灭度佛,百千万亿种,其数不可量。如是诸世尊,种种缘譬喻,无数方便力,演说诸法相。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花,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度,若有闻是法,皆已成佛道。未来诸世尊,其数无有量,是诸如来等,亦方便说法。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未来世诸佛,虽说百千亿,无数诸法门,其实为一乘。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卷第一)(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9/T09n0262_001.xml#lgT09p0007c1101)
因机有利钝、心有广狭,所以教有权、实、浅、深侧重之异,并有隐、显、略、广开演不同。识者见浅通深、举一反三,昧者取浅舍深、执一弃三。
如《法华经》说:“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无智者错乱,迷惑不受教。我知此众生,未曾修善本,坚着于五欲,痴爱故生恼,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长。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是故舍利弗,我为设方便,说诸尽苦道,示之以涅槃。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天人所供养,现在十方佛,其数如恒沙,出现于世间,安稳众生故,亦说如是法。知第一寂灭,以方便力故,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知众生诸行,深心之所念,过去所习业,欲性精进力,及诸根利钝,以种种因缘,譬喻亦言词,随应方便说。今我亦如是,安稳众生故,以种种法门,宣示于佛道。我以智慧力,知众生性欲,方便说诸法,皆令得欢喜。……汝等舍利弗,声闻及菩萨,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以五浊恶世,但乐着诸欲,如是等众生,终不求佛道。当来世恶人,闻佛说一乘,迷惑不信受,破法堕恶道。有惭愧清净,志求佛道者,当为如是等,广赞一乘道。舍利弗当知!诸佛法如是,以万亿方便,随宜而说法,其不习学者,不能晓了此。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卷第一)(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9/T09n0262_001.xml#lgT09p0007c1101)
《芝苑遗编》(〔宋〕元照律师)说:“一代圣教,不过大、小,人、理、教、行一一不同,然须略识浅深之相。且就一家,约本受体,则分三位。一者,《十诵》《多》宗,名当分小乘教也。二者,《四分》《成实》,正小兼大,名过分小乘教。经部分通,即其义也。三者,圆教,全是大乘。今钞正依《成实》,旁用《多》宗,终归圆教,盖取《涅槃》显性谈常重扶之意。是以《序》中正存第六持律,《标宗》所引《华严》《涅槃》诸大乘经论广明持毁,发心受戒为成三聚,出家学本志求解脱,忏六聚罪事理双明,凡此诸例,若非圆意,焉可用之?学者临文,无宜混滥。良由以小望大则大小悬殊,以大摄小则小无不大。故下引《胜鬘经》《智度论》并以声闻毗尼即大乘学,又《戒疏》所引《大集经》中‘五部虽异,不妨诸佛法界涅槃’,又引《无量义经》云:‘法水一也,江、河、井、池分其异耳。’今宗准此诸意,并以圆意用通律乘。如昔光师直以《四分》判属大乘,大为浮漫,近世相承以为至说,此全不晓大小分齐。今应问曰:‘《四分》是大,孰为之小?’又问:‘为求四果、为调三毒令尽制增戒学,开结净地,鱼肉正食,此等文意如何通之?’又《钞》云:‘此教宗是何乘?’《业疏》云‘律是小乘’等。何不思耶?或有不许分通,专判为小,此又不了假、实两宗教之优劣,且分通之义出彼部计,岂容人情辄尔抑塞?过犹不及,此之谓也。……至于三皈微善,悉为入道之门,矧乃具足律仪岂专以人天为语乎?今明戒学,直是伏业方便、灭惑远因,统论则为三圣之前驱,克意则同三聚之圆行。……故知报有利钝,致使教有浅深,不体此意,则后学无归,一家宗乘触途成滞。今人不学,但言‘律是小乘,人天教尔’,故特诠叙,永祛谬滥。”(卷上)(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X59/X59n1104_001.xml#pX59p0626b2307)
《大智度论》说:“诸佛法无量,有若大海,随众生意故,种种说法:或说有,或说无;或说常,或说无常;或说苦,或说乐;或说‘我’,或说‘无我’;或说勤行三业、摄诸善法,或说一切诸法无作相。如是等种种异说,无智闻之,谓为乖错。智者入三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三门?一者蜫勒门,二者阿毗昙门,三者空门。
“问曰:云何名蜫勒?云何名阿毗昙?云何名空门?
“答曰:蜫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栴延之所造。佛灭度后人寿转减,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人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若人入蜫勒门,论议则无穷,其中有随相门、对治门等种种诸门。
“随相门者,如佛说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中心数法尽应说,今但说‘自净其意’,则知诸心数法已说。何以故?同相、同缘故。如佛说四念处,是中不离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何以故?四念处中,四种精进则是四正勤,四种定是为四如意足,五种善法是为五根、五力。佛虽不说余门,但说四念处,当知已说余门。如佛于四谛中,或说一谛,或二或三。如马星比丘为舍利弗说偈:‘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王,是义如是说。’此偈但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譬如一人犯事,举家受罪。如是等名为随相门。
“对治门者,如佛但说四颠倒——常颠倒、乐颠倒、‘我’颠倒、净颠倒,是中虽不说四念处,当知已有四念处义。譬如说药,已知其病,说病则知其药。若说四念处,则知已说四倒,四倒则是邪相。若说四倒,则已说诸结。所以者何?说其根本,则知枝条皆得。如佛说一切世间有三毒,说三毒当知已说三分、八正道。若说三毒,当知已说一切诸烦恼毒。十五种爱是贪欲毒,十五种瞋是瞋恚毒,十五种无明是愚痴毒,诸邪见、憍慢、疑属无明,如是一切结使皆入三毒。以何灭之?三分、八正道。若说三分、八正道,当知已说一切三十七品。如是等种种相,名为对治门。
“如是等诸法,名为蜫勒门。
“云何名阿毗昙门?或佛自说诸法义,或佛自说诸法名,诸弟子种种集述解其义。如佛说:‘若有比丘于诸有为法不能正忆念,欲得世间第一法,无有是处。若不得世间第一法,欲入正位中,无有是处。若不入正位,欲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无有是处。有比丘于诸有为法正忆念,得世间第一法,斯有是处。若得世间第一法,入正位;入正位,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必有是处。’如佛直说世间第一法,不说相义:何界系、何因、何缘、何果报。从世间第一法,种种声闻所行法,乃至无余涅槃,一一分别相义,如是等是名阿毗昙门。
“空门者,生空、法空。如《频婆娑罗王迎经》中,佛告大王:‘色生时但空生,色灭时但空灭。诸行生时但空生,灭时但空灭。是中无‘吾我’、无人、无神,无人从今世至后世,除因缘和合名字等众生,凡夫愚人逐名求实。’如是等经中,佛说生空。法空者,如佛说《大空经》中,十二因缘,无明乃至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若言‘谁老死’,皆是邪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行、无明,亦如是。若有人言‘身即是神’,若言‘身异于神’,是二虽异,同为邪见。佛言:‘身即是神,如是邪见,非我弟子;身异于神,亦是邪见,非我弟子。’是经中佛说法空。若说‘谁老死’,当知是虚妄,是名生空;若说‘是老死’,当知是虚妄,是名法空。乃至‘无明’亦如是。”(卷第十八)(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5/T25n1509_018.xml#pT25p0192a2310)
【居士甲】“如来藏教最为称佛本怀”,所以佛陀还是有“偏心”的?
【贤佳】可以这么说,佛陀偏于慈悲心、智慧心,远离狭隘心、无明心。如来藏教含摄诸教,最为深透、广大,若不称怀于如来藏教,则必有无明,必住偏心。
如《法华经》说:“舍利弗当知!钝根小智人,着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今亦如是,说无分别法。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正使出于世,说是法复难。无量无数劫,闻是法亦难,能听是法者,斯人亦复难。譬如优昙花,一切皆爱乐,天人所稀有,时时乃一出。闻法欢喜赞,乃至发一言,则为已供养,一切三世佛,是人甚稀有,过于优昙花。汝等勿有疑,我为诸法王,普告诸大众,但以一乘道,教化诸菩萨,无声闻弟子。汝等舍利弗,声闻及菩萨,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以五浊恶世,但乐着诸欲,如是等众生,终不求佛道。当来世恶人,闻佛说一乘,迷惑不信受,破法堕恶道。有惭愧清净,志求佛道者,当为如是等,广赞一乘道。”(卷第一)(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9/T09n0262_001.xml#lgT09p0007c1101)
【居士甲】换成任何一个法门都是如此,这些都不是如来藏思想所特有的。
【贤佳】阿含教法有明说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吗?中观教法有明说吗?唯识教法有明说吗?
【居士甲】各种教法的侧重点不同,“人人都能成佛”并不是大乘三大思想体系的理论差别。如,唯识虽然有“种性”的说法,但并不以此作为“绝对的”,《瑜伽师地论》对此有说明。既非核心差异,前面立个“最高”,好不容易“打掉”了“最高”,又来一个“本怀”。非要说本怀,那又有哪一个大乘佛法不是本怀呢?
这种以自宗为最的说法实在是在任何宗教、任何派别里面普遍存在的说法,而非站在全体佛教的全局说法。例如,基督教徒肯定以《圣经》为最高的信仰,甚至说是唯一的正确的信仰,打破了犹太教的民族狭隘之见,任何人只要相信就可以得救,此乃真正的“福音”。你看,这个逻辑是不是非常一致?再来,密宗对显宗也是如此,先把显宗适当贬低,再抬举密宗才是最最究竟、最最圆满的。难怪有人说,也许未来还有一个巨乘佛教,比大乘更大,比密宗更密,赶快来信就对了。
所以,独举某法都是难免落入“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情景。现在的世界越来越多样化,佛教里面的宗派体系也是非常多样化的,因此说话必须要有全体佛教的考量,尊重每个宗派、每个体系、每个法门学人,这样的说法、这样的弘法才是比较稳妥的。
所以佛经也经常说,在阿含经中说第一义,在般若中说第一义,在唯识中说第一义,在如来藏也说第一义,而这些第一义都略有区别,这样无论在修学哪一个法门,都是欢欢喜喜的。
汉传佛教中的圆教最是如此,以圆教思想而言,一切经典平等平等,阿含经和如来藏经平等平等。
【贤佳】我先前问是否“明说”,您没有正答我的问题。您说“‘人人都能成佛’并不是大乘三大思想体系的理论差别”,又说“非要说本怀,那又有哪一个大乘佛法不是本怀呢”,为何只提说“大乘”而不说阿含教呢?是否不平等?
“平等”与“不平等”不平等,岂是真平等?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一切法实无高下,因为体皆如来藏,高下皆因缘假名。正因为如来藏教最称佛本怀,所以其他教法都顺佛本怀,因为佛是如语者、不异语者,所有佛说教法都随顺如来藏教,是如来藏教的前行、支分或核心。明确于此,则不会否定、蔑视任何佛说教法,随缘随机学修弘扬,各得其所,不逆机缘,不滞“化城”。不明于此,而含糊圆融、偏执平等,不识隐显略广、权实浅深,乃至不识内道、外道差别,多堕似见、偏见乃至邪见。
【居士甲】手机打字,不好编辑。但最后我有说:“汉传佛教中的圆教最是如此,以圆教思想而言,一切经典平等平等,阿含经和如来藏经平等平等。”
【贤佳】这是相似套语,偏执“平等”,否定“不平等”,实非“平等平等”。
【居士甲】“我们先前的交流内容编订(如上),考虑编入《论了义如来藏》中分享,请您看是否合适(不合适处可修订)。”
法师来信前并未事先说明一切交流可能会被编订发表,从我的意愿来说,并不希望事后的编订和发表,请法师尊重我的个人意愿,谢谢!如果不尊重我的个人意愿,“强行”发表,那么也请包括这封邮件。
【贤佳】将您匿名了,没有任何隐私,且交流讨论内容是佛法教义,可开阔见识、启发思考,有何顾虑不愿分享?
【居士甲】您若尊重我意愿,我的态度就是不愿意。您若不尊重,您请便。
【贤佳】我尊重您个人,所以将您匿名,并征求您的意见,请您修订觉得不合适的内容。法义非个人私有,尊重法义则应诚正思辨、开明分享。依法不依人,愿您能谅解!
【居士甲】第一,您事先就是没说。第二,我个人就是不愿意。第三,我就是知道你不太尊重别人,喜欢一意孤行。所以你要分享请如实分享,把这些也都加上去。
私下交流无论交流内容是什么,都应该获得对方的同意和认可才能公开,这样才是合理合情的行为,现代文明社会也是如此要求的。人成则佛成,我们能否先做个人,现在社会的文明人?
【贤佳】这也是相似套语。“个人隐私在公众利益前止步”,何况其中没有个人隐私。我先前给您引据辨析众多,您毫无收益吗?为何不愿分享启发他人?有何“见不得人”吗?只是一个“我个人就是不愿意”,岂是理智?岂是开明?圆融何在?
【居士甲】哪怕我们在学诚法师的事情上有共识,但还是要说,哪怕学诚法师对我的成长和学佛都是有收益的,但很显然,我不会随便去宣讲他对我的收益了。你发来的信,我几乎都会快速看看的(但不会细看),个别感兴趣的才会多看两眼,但对于您的方式、做法、见解,这些事情上的共识就很少了。所以,我不希望以任何形式和您有太多的交集了。如果您依据现代文明社会的规矩,在来信中体面地事先备注“一切交流和讨论都可能被编订和发表”的话,那我从一开始就不会回信了。您看一下是否以后考虑可以加上这样一个备注事先说明呢?
【贤佳】您说我“一切交流和讨论都可能被编订和发表”,这是牵强滥说。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不会被编订分享,不涉个人隐私而无关重要事理、法义的也不会编订分享,如我们以前的很多交流内容就没有公开分享。我认为不涉个人隐私且有启发意义的内容值得公开分享,征求对方意见,对方可以适当修订,或说合理顾虑而不愿分享的,我不会分享,而您不说有何顾虑。另外,您看了我已公开分享的众多交流讨论内容,岂不知道我可能将交流内容编订分享?
印顺法师曲诈,崇信印顺法师者也多曲诈,正经滥说,浊善惑人,大坏佛教,是为可悲!可参看《辨破台湾印顺法师及其信徒的曲诈》(https://www.zhengxinfofa.org/2952.html)、《论印顺法师体系的曲滥和汉传教法解构的因缘》(https://www.zhengxinfofa.org/9413.html)。愿能深思!
【居士甲】我虽然有读他的书,但也不会同意他的全部观点。他在佛教典籍整理上的工作,近年来没几个超过他的成就了。
【贤佳】您不同意他的什么观点?
【居士甲】“大乘佛法是基于对佛陀的无限怀念才发展出来的。”但是大乘经典的结集要么是个谜团,要么就是神秘色彩的宗教故事了,目前的考据确实太少了,这点就留给后人去解答了。
【贤佳】您这是不赞同他的观点吗?不赞同的理据是什么?是随顺“同情”他的观点吧?
“目前的考据确实太少了”,印顺法师凭什么定说大乘不是佛亲说的?他一方面写文说大乘不是佛亲说的,一方面还写文论证“大乘是佛说”,公然这样玩弄概念、掩耳盗铃,欺人太甚。如《论语》说:“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佛经真伪的判定根本应依佛所开许的“四大教法”,而非倚重于凡夫肉眼所见的有限人间考据乃至基于偏见、邪见推断,否则难免偏差乃至错误。可参看:
《关于佛经真伪的交流讨论之二》
https://www.zhengxinfofa.org/2169.html
《深破印顺法师滥说》
https://www.zhengxinfofa.org/9436.html
【居士甲】(1)佛教三藏中有疑经部,对吧?这些疑经是如何鉴定的呢?制订这些疑经的人又是谁?制订时有过怎样的讨论?另外,您在佛经中是否有见过那种道教的道符?cbeta中就有,太好玩了,哈哈哈。
(2)我相信大乘是佛说的,所以不赞同是发展出来的观点。
【贤佳】(1)CBETA主体收录的《大正藏》是近代日本学者编辑的,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特意收集了很多外道经典以及古德判定的伪经,本不必都当作佛经。即使古藏经中的疑伪佛经,也不必粗浮人云亦云,宜应自己主依佛所开许的“四大教法”判断,其他方法是参考的辅助。如《楞严经》,近现代很多人判为伪经,宜应自己依“四大教法”判断。可参看:
《破依“三法印”误破〈楞严经〉》
https://www.zhengxinfofa.org/1578.html
《辨破〈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
https://www.zhengxinfofa.org/9356.html
《辨破藏密教徒对〈楞严经〉的诽谤》
https://www.zhengxinfofa.org/1556.html
(2)印顺法师也说“大乘是佛说”,还写长文论证。您依据什么“相信大乘是佛说的,所以不赞同是发展出来的观点”?
【居士甲】如果佛经不是佛说,那么佛经的内容,从“如是我闻”开始起,就是假话了,那后面的内容还需要看吗?!
【贤佳】是的,世界上大多数人不信佛,尤其信外教者多,可能就是这么认定的。信佛者中,很多佛教徒认为南传经典、阿含经教义基本是佛亲说的,而大乘教义都不是佛亲说的,大乘经典从“如是我闻”开始起就是假话,后面的内容不需要看,或可当故事看、作学术研究等。您的这种“相信”是虚浮无据、自我安慰的,怎抵得过印顺法师的“系统研究”“质直无谄”?
对大乘佛经的坚稳信心宜立足于可靠可信的教量、比量和现量,即随顺“四大教法”无碍融通大小乘教法教义,及于现实了解中部分印证大乘教法的不共明义(实质不违小乘教法,但深广详明上超过小乘)。可参看:
《由南传经典论证佛涅槃后存在》
https://www.zhengxinfofa.org/3031.html
《南北传论极乐世界的存在》
https://www.zhengxinfofa.org/8833.html
《辨破对阿含经的误解及对大乘的诽谤》
https://www.zhengxinfofa.org/9428.html
《辨破对阿含经的误解及对大乘的诽谤之二》
https://www.zhengxinfofa.org/9434.html
《论君子固穷与三宝感应》
https://www.zhengxinfofa.org/9404.html
《论中阴状况及助念、超度作用》
https://www.zhengxinfofa.org/9480.html
《深破印顺法师滥说》
https://www.zhengxinfofa.org/9436.html
《辨破对大乘教法的诋毁》
https://www.zhengxinfofa.org/9481.html
【居士甲】“四大教法”是什么?
【贤佳】可参看:
《关于佛经真伪的交流讨论之二》
https://www.zhengxinfofa.org/2169.html
【居士甲】佛说圣母玛利亚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伊甸园,与大众俱,诸天环绕,有圣父耶和华、圣母玛利亚、圣子耶稣等。
圣母玛利亚问佛说:“东方世界人民有大福,幸得听闻佛法。奈何西方世界人民,福德浅薄,无缘听闻佛法。佛陀慈悲,请问该如何让西方人民得闻佛法?”
佛言:“善问玛利亚!慈悲为怀,为西方人民、后世人民得闻佛法,今此特问。我应答汝。汝于五百年后,将于此世界诞生,未孕怀子,为耶稣小儿。此耶稣小儿,长大传教,深受爱戴,后五百年圣教大行其道,其经曰《圣经》,宣扬大爱。汝等莫说此不是佛法,何以故?彼方人民,福德浅薄,无能听闻第一义、究竟义,然此《圣经》可劝人断恶行善。待一千五百年后,我东方世界大众佛子,于彼国土,显示宣扬佛教。彼国人民,从此以后,可得度化。”
众人闻已,信受奉行。
佛说圣母玛利亚经
【贤佳】“无能听闻第一义、究竟义”,其“第一义、究竟义”是什么?“从此以后,可得度化”,“得度”是什么样的境界内涵?《圣经》说上帝愤怒、施灾杀人,岂合佛法?
【居士甲】可惜你当时不在,要不然你可以帮忙问问。
【贤佳】这是质问而驳斥,明此法义含糊滥说,不难知是伪编。
【居士甲】由此可见,只要有套路可循,水平高点,编个很像的“佛经”并未难事啊。
【贤佳】是的,只要水平高点,不难识别其是伪经。“假作真时真亦假”,宜应理智明辨,不宜含糊滥盖。
【居士甲】那您有空的时候编一个?
【贤佳】何必绮语?编造伪经者罪业深重,不同儿戏。
【居士甲】鉴别佛经真假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事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则就能判断的。要那么容易判断,为何要有“疑经部”?干嘛不直接说它们就是伪经?要那么容易判断,为何南传僧人不来归信大乘?要那么容易判断,为何显宗人不全信密宗?
【贤佳】是不易判断,但并非都不易判断,更非所有大乘经典都可疑乃至不可信。判断佛经真伪宜应主依佛所倡许的“四大教法”,其他方法可作辅助,不宜颠倒主辅乃至舍本逐末。古德主依“四大教法”对佛经真伪多有判断。
如《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唐〕道宣律师撰钞,〔宋〕元照律师撰记)说:“〖钞〗次明世中伪经。《诸佛下生经》六帙,《净行优婆塞经》十卷,《独觉论》《金棺经》《救疾经》《罪福决疑经》《毗尼决正论》《优波离论》《普决论》《阿难请戒律论》《迦叶问论》《大威仪请问论》《五辛经》《宝鬘论》《唯识普决论》《初教经》《罪报经》《日轮供养经》《乳光经》《应供行经》《福田报应经》《宝印经》《沙弥论》《文殊请问要行论》《提谓经》,如是等人造经论,总有五百四十余卷,代代渐出,文义浅局,多附世情,隋朝久已焚除,愚丛犹自滥用。且述与律相应者,如前所列,余文存略。〖记〗次明伪经者,一、世多不辨,随得滥用;二、事乖正典,反为执据。如三百福罚、三十六硕余粮、五部五色衣、以钱赎佛食等,并如下破。今宗引用,并据真文,使来学生信,行事无疑。此章之来,意如此矣。列示中,经论参列,凡二十五本,经有十四,论有十一。其间《诸佛下生》《乳光》《提谓》并有真伪二本,他宗或引,并正本耳。”(卷上)(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40/T40n1804_001.xml#pT40p0003c0702)
如果无力判断,可以存疑,不应定说是伪,否则并非严谨。如《论语》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三)
【贤佳】附件文稿《论了义如来藏》(如上),请您看是否有不严谨、偏差处。
【法师乙】与疑毁大乘者论义,实属不易。然如来藏、非如来藏者,举一法,低其余法教,此是执着,非是正见,是爱憎所起处。《法华经》收三乘法入一佛乘,佛陀无“高、下”二边知见,是故二十五种圆通法门中既有《阿含经》之安那般那、不净观,也有唯识、念佛、耳根圆通等。是故:“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楞严经》)诸佛无我,并无“能怀、所怀”,而华藏世界毗卢遮那如来至今依然在演说佛法不曾停歇,不应贪着一法而遮蔽心目。
【贤佳】是的,虽说深浅高下等,而不应实执,更不应爱憎。感谢提示!
(四)
【法师丙】最好是依智者大师的判教来立论,可能会更圆满一些。比如,阿含等都是圆满教法的问题,是从为实施权、权实一体的角度来说的。阿含本身属于藏教,没有大乘佛法的内涵,不过是佛陀接引此一类众生的方便,既然是方便,则知道“究竟”是什么才能说“方便”,又“究竟”不离“方便”,没有一个离开“权”的“实”可得,所以阿含当体也是如来藏。
再比如各派佛法的问题。唯识应该是“方等时”所说法,所以其中涵摄藏、通、别、圆四教教法,其圆教部分与《法华》《华严》《楞严》等圆教内涵无二无别。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唯识、般若、如来藏的相同和不同,也能理解平等与不平等不二的圆教内涵。
再比如各经典有“别五时”和“通五时”。有了“通五时”的概念,就不再有部派之争,你可以说所有经典都是《法华经》,也可以说所有经典都是《阿含》。
以上问题若能详细辨析清楚,才能真正把握圆教的理,依理而起观,最后证悟。
【贤佳】感谢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