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多识仁波切:格鲁派是声闻析空见,即身成佛成的只能是利根阿罗汉,不可能成圆教真佛

提醒多识仁波切:格鲁派是声闻析空见,即身成佛成的只能是利根阿罗汉,不可能成圆教真佛(赏花人2017)

多识仁波切,吉祥如意:

见性成佛,见性的性,究竟说是中道不思议法性,而不单是一个空性。格鲁派把大小乘的区分仅仅放在发心上,这是不对的。诸法实相是真空妙有,是中道法性。岂有不见实相而能成佛的?不见此究竟实相,只知一个无自性,即使发菩提心也不能成佛。除非遇到因缘明悟中道,否则只是析空见的话,发菩提心修无量大劫,最终也只成个利根阿罗汉,也就是藏、通、别、圆的藏教佛。不是通、别,更不是圆教究竟佛。对于彻见中道法性而成的圆教佛而言,藏教佛只是一个假名而已。

至于为什么说宗喀巴法师的见地为析空,非大乘中道,在前一篇文章(从《菩提道次第广论》剖析宗喀巴法师根本知见:法师误以小乘析空为大乘体空)已经初步提过,今天这篇也会再提一次。假如多识仁波切出来解释,那本号应该会更深入全面地剖析宗喀巴法师的知见,呈于各位有缘。各位大德自行判断,到底宗喀巴法师有没有见中道法性。

格鲁的见地既然是藏教析空的见地,那么依此见地而发菩提心修学,成佛其实是藏教的佛,这个佛只有一个假名,本质上就是一个利根阿罗汉。因为正宗的佛只有一种,圆教佛,需要明心见性才成。格鲁派就只是析空水平,没有见性,不可能成圆教究竟佛,但能成发菩提心修析空法而成的藏教佛,本质就是一个有度他人心的阿罗汉。藏、通两教的佛其实是假立的。对于普通凡夫,圆初住就可以示现藏、通佛。圆初住对究竟即来说,也没有圆满福慧,但是已经可以现百界作佛,八相成道。

就藏教的佛而言,圆教初住就可以示现了。十住位初住就可以示现,何况二住、三住?何况十行、十回向?圆教二行位,都是别教的佛了。

格鲁的见地,根据宗喀巴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说,比藏教有余,比通教略显不足。宗喀巴法师明确说见法性方面,大乘与声闻一样。可想而知,依这个见地而成的佛,一般就是藏教的,通教封顶了。那是一个假名,直接方便说,其实不是禅宗那种究竟佛。格鲁析空见地下的佛,虽也有能力可以示现成佛,但实际未必,在圆教不超过初住就可以。

因此,仁波切你要来判禅宗不能即身成佛,可以说真的是没资格的。格鲁派那个藏教佛的水平,圆教初住就到了。如果真的要问汉传禅宗有没有即身成佛法,应该再问清楚一点:汉传禅宗、天台、华严等,有没有一生位登圆教初住的法?禅宗有没有即身明心见性的法?因为圆初住就是格鲁派认知中的那个佛的水平。

禅宗初见性位,就超越格鲁析空见下的藏教佛了。格鲁根本没有圆教教义,而圆教才能与禅宗合,你怎么判起禅宗来了?

当然,你可能说:汉传判教,我格鲁不承认,因为宗喀巴法师没说过。那我也可以说,格鲁的判教,我也不承认,依天台判教,格鲁的见地就是藏教有余,通教不足。

但是这样下去恐怕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因此,为了解决问题,也为了表示与仁波切交流确实是有诚意的,不是粗暴地拿一个盖子往仁波切头上扣,现在就随顺格鲁派承认的龙树菩萨中观,来作为沟通的桥梁。这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天台妙教宜深宜浅,若要论究竟义,汉传天台宗法师中有诸多深得智者大师心髓者。若仁波切感兴趣,或者有好乐,不妨也来依止这些天台传承忠实的守护者去认真学习,提升自己。

接下去,围绕龙树菩萨四句无生做一个简单的阐述,来说明宗喀巴法师对此句的理解不透彻,仍然是藏教有余,通教不足。

这一点,直接引前两天的文章作为大致的说明。

此中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先把龙树菩萨教理的的老家找到,即《入楞伽经》。龙树菩萨是在《入楞伽经》中被授记,那么教理也承《入楞伽经》。

第二部分,强调龙树菩萨的教义与《入楞伽经》不会有违背。

第三部分,说明格鲁派空性见空的不彻底,不是《入楞伽经》和龙树菩萨说的大乘毕竟空。

第四部分,说明格鲁派因缘观不彻底,只有小乘因缘观水平。虽然宗喀巴法师有意往通教靠,但是也只能说是藏教中的利根,通还差一点的。这个差在什么地方,后文会说。

 

第一,明确格鲁派当做依止的龙树大士是佛陀在《入楞伽经》里面授记的。《入楞伽经》第九卷:

如来灭度后,未来当有人,大慧汝谛听,有人持我法。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法,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第二,明确龙树菩萨不会违背佛陀在《入楞伽经》说的法义。这一段是引前几天写的文章的一段——(从《菩提道次第广论》剖析宗喀巴法师根本知见:法师误以小乘析空为大乘体空)——“宗喀巴法师自称所宗为龙树菩萨之中观,而龙树菩萨之所以被公认为大乘真传者,关键在于佛陀在《入楞伽经》中授记龙树菩萨将来出世弘法。既然对龙树菩萨的授记在《入楞伽经》,则龙树菩萨出世,断不会弘扬与如来楞伽圣教违背之理。如来于《入楞伽经》不许一切法离心想有丝毫实体,龙树菩萨亦绝不许。龙树菩萨名为法子,法子定依法王。若违释迦法王教,即名逆子,不孝子,龙树菩萨不应为。”

第三,明确《入楞伽经》的核心法义之一:离能无所,若有所则必有能。是故若见离心有法,必见离法之心,心法宛然各有体,不得《入楞伽》所说之真空。而宗喀巴法师违背这个毕竟空的妙义。

《入楞伽经》核心要义,白纸黑字,引用若干小句子说明。

1、 “心中无是体,离心无外见;若有于可取,应有于能取。”

经文明了,不许离心有法,不许见有外境,否则就有内心,有外必有内。离心无外见,才可以境亡心亡又不坏假心假境二个同时。离能无所的正面表达,即是无能无所而能所宛然。离心无法,钝根人闻之,先空法,后空心,再从空出假,顺入中道。利根人闻离心无法,则当下离法亦离心,离心无法则必然心法皆无性性故,当下立法又立心,虽无性性,但现前心法宛然故,顿入心境不二的分别即无分别之中道境,能所即空即假即中。

经文中意思,强调离心无法,是进入大乘毕竟空的必要阶梯,也是顿入中道的关口。离心无法,则离法无心。(离法有心是离心有法的一个侧面说。)因此,佛陀于此处强调,唯通离心无法才能同时能所双遣、能所双立,顿入中道。若心若境,无非当体空,当体假相不虚,当体是非有非空的中道。天台立即空即假即中,正符佛心。

据我所知,格鲁是离心有法的,不过格鲁认为离心有虚幻的相、用罢了,但是这还是离心有法。若离心有一个相、用之境,佛陀说,必然会有一个离境的能相显出来。两个对立,心、境还是体有差别,就不可能同时空假中互入,顿入不思议中道法界。

因离心有境,必然离境有心,这个时候,你要去体证空性,你就必须要借助思维了,要思维诸法缘生无性、无性缘生。你要动思维的。你不要否认这一点,因为我从宗喀巴法师毗婆舍那章中,看到了宗喀巴法师明确说要动思维,要去思考空性道理来推破的。

但是,通离心无法的话,就不必思维了。天台圆教十法成乘的第一乘,直入不思议境。利根者即初发心成等正觉。空假中三观互遍,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一时破。这在你们格鲁析空当宝贝的奢摩他、毗婆舍那里,是不可思议、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当初汉地法师来藏地弘无分别顿教,宗喀巴法师因为自己的脑袋绕不出来,所以认为汉地法师有问题。

你们格鲁不要再认为宗喀巴法师真的通了龙树菩萨中观究竟义。宗喀巴法师只能说只有一半。因此,宗喀巴法师所认为的成佛,本质上并非天台圆教意义上的成佛,只是藏教。不过观宗喀巴法师义,其实比纯粹的藏教进步了一点,接近通,但还不彻底。这个后面慢慢谈。

天台把“离心有法,离法有心,只是心法都是因缘生,无常无我”,这种教义归入藏教。只要是在离心有法基础上,你再搞缘生无性、无性缘生,那就是藏教。基本上宗喀巴法师就是这种。缘起无自性,无自性又缘起,但是离心有法、离法有心。

通教就进一步了。通教是不但把诸法自生、无因生破掉,把藏教的因缘生也破掉,双破所观法的自然与因缘。龙树菩萨不自、不他、不共、不无因,就是说法体本空,不是缘生故空。那么众生为什么见实有?唯心。

一切法离心无体,离心无法,这样才正接龙树菩萨的祖师——佛陀在《入楞伽经》中的明文教导:离心不见法。格鲁的空性是不是在承认离心有法基础上的?一定要执离心有法,其实就违背格鲁祖师的祖师,龙树菩萨的祖师——佛陀在《入楞伽经》中的开示了。还有以龙树菩萨为祖师的宗喀巴法师,也是违背了自己的祖师,只得祖师一半见地。

至于别、圆部分,展开谈非常累。我劝你真想了解的话,尽量去汉传专修天台教观的法师们那里请教。

与上面一句相同的经文还有:

“自心见形相,众生见外有;外无可见法,是故无是义。”

“一切法无法,我说于假名,言语及受用,愚痴见是实。”

“依止心种子,观取外境界,二种转迷惑,更无第三因。”

还有一些是整段说,不许离心有法、离法有心的。明确提出来,大乘要归入一心来作观察,从一心为入手处,才能顿入实相:

“愚痴凡夫,堕不如实,起生灭妄想,非诸贤圣。不如实者不尔。如性自性、妄想亦不异。若异妄想者,计着一切性自性,不见寂静。不见寂静者,终不离妄想。是故大慧,无相见胜,非相见。相见者受生因,故不胜。大慧!无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槃。大慧!涅槃者,如真实义见,离先妄想心心数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涅槃。”——《入楞伽经》

龙树菩萨不一不异,约境说,正是此义。离心无法,离法无心,为不异。于俗不混滥心境假相,不一。不异则二皆无性性,若随一有性,必另亦有实体,则体相敌对,不异不成。不一则二者相于俗不混滥,心、境一能一所,一知一顽,不坏其相。所谓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当体即空当体不空,当体不空空。利根者不必离能所而证无分别,即能所而入无能所。善根福德大利之人,于即空即假即中义直超顿入,更无所谓次第与不次第之戏论差别。

龙树菩萨有句,“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你们宗喀巴法师解成离心有法,不过就是离法有心,然后说他们缘生无性,如梦如幻,这是违背《入楞伽经》究竟义的,那不是大乘不共法。

如果离心有法,那么,心、法定异,还是不一不异吗?离心有法则对于心来说,法必然也有来去,还是不来不去吗?离心有法则心法必然也有生灭,还是不生不灭吗?

宗喀巴法师的意思,他认为离心有法、离法有心,只是没有一个常一自在的主体,这是声闻法,怎么能是大乘体空?大乘一切法空,必然涉及唯心,涉及离心无法。宗喀巴法师其实他的意思:离心有法的作用假相,但是没有法的实体。他的梗就在这里,在这里卡死了。然后你们一代代格鲁徒孙一直都卡死在这里,透不过去。这是宗喀巴法师误会《入楞伽经》,误会龙树菩萨的地方。

《入楞伽经》的意思,不是说离心无一个常一自在的法,而是离心根本就没有法,体、相、用都没有。离心如果有一毫法,岂不是心、法各有自性,岂不是已经起了自性见?宗喀巴法师主张必须要思维推理空性,就是因为他卡死在这一关,这一关把他卡得动弹不得。毕竟佛法不是逻辑推理,不是思维推理,是需要内观心性的。只有达“离心根本就没有法”的情况下,才可以于第一念就妄念顿歇,歇即菩提。若执离心有境,则才见境时,自性见就起了,必须第二念、第三念去处理对治。如世尊说,离心有法必定会见离法有心。实体执已经决堤,再去思维无常无我,其实只能对治枝末烦恼了。

心外不见法、法外不见心才是毕竟空无所得,于毕竟空中同时不坏一丝世俗有。正是汉传朝暮课颂所说“二谛融通三昧印”。唯此才能在教理上过渡到别或者圆。多识仁波切,你想想看佛陀亲自说的话,有没有道理?佛陀他说,如果见到离心之境时,必定见离境之心,这样,就不是大乘真空,因为心境已经是二了。宗喀巴法师他就是这样,已经背离了大乘真空的教导。龙树菩萨说不一不异,也正是离心无法的间接表达。宗喀巴法师他硬要自己搞一套,结果破了佛说的一乘。

宗喀巴法师执离心有法,心法有界限的缘生,并非《入楞伽经》毕竟空义,不是大乘的毕竟空,更不是中道义。本质还是析空,也不是龙树菩萨《中论》的究竟义。所以我判宗喀巴法师解《中论》不究竟,只得析空藏教有余,通教不足的位置。

仁波切你细思量一下我判的在不在理?有没有冤枉你们三界析空大王宗喀巴法师?

四、宗喀巴法师违背《楞伽》的无因妄现论,违背《中论》的诸法无离心心之论。

佛陀主张离心无因论,一切因不离心。宗喀巴法师是违背了的,也是违背了龙树菩萨的四生论。

先引佛陀的无因论:“世间种种事,无因而相现,折伏有因论,申畅无生义。申畅无生者,法流永不断,炽然无因论,恐怖诸外道。”

多识仁波切你见到无因说是否惊讶?是否觉得“这怎么可能!违背了我们格鲁的缘起见”?

如眼病见空中有花,这个花有什么因?心如工画师,画师所画之树非实树,当体即空,所以说无因。众生见有实体、有生灭,然后去寻找因缘。宗喀巴法师就是这样,离心有法,那么肯定也是离心有因缘,比方眼病而见虚空有树。然后,宗喀巴法师,用阳光、水、种子、土壤去把这个树分析为空,然后再回来说,这个树本空,如梦如幻——你们骗谁?这哪里是本空,明明就是析空!析法成空。本空是离心根本无实树,而不是离心有树,然后树由因缘生。

包括多识仁波切你自己,你也就是析空。析空在正宗的大乘里还是算外道,佛门内外道。没错,多识仁波切,你按《入楞伽经》说,就是佛门内外道。可是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自量力,要来撼汉传正宗的体空教乃至教外别传。多识仁波切,你看看佛陀这段话你能理解不?如果体会不到这种无因论,你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看看还要不要拿你的析空大法来妄评大乘真空教?我劝你从此以后不要再拿你们格鲁派宗喀巴法师祖传的析空来评说大乘体空乃至圆空。你不懂。

你发表过的析空高见我这里有,但是就不贴上来了。毕竟是希望通过交流而能消除你对汉传大乘的偏见,不是要针对你个人。你只是传承你们格鲁祖传的析空劣法,过错根源不在你。希望你自己好好反省。你根本不通大乘真空,用析空来评汉传一乘真空教,你胆子是够大的。

龙树菩萨的《中论》,也有无因妄见论:“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论文如是。龙树菩萨为佛陀法王之子,法子随法王。诸法不自、不他、不共之究竟义,也就是实相当中根本就没有自他差别,没有自他,没有共与不共之戏论。才觉离心有法,已然堕入实体执。唯一念不生全体现,没有心境差别。如果离心有境,那么,境依心有,岂不是他生?心依境有,岂不是他生、共生?你们祖宗宗喀巴法师就是这个脑回路。龙树菩萨这意思无自无他,明确心境关系不是自他的关系,不应该离心有境。龙树菩萨正是追随佛陀,所悟之道也与佛陀同。

诸法实相中无自无他、无一切差别。实相非相、非非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亘古不移。如来藏中,性空真法,性法真空,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就中求于迷悟生死了不可得,唯是众生不觉,于全体真如界中妄见生灭。是故,龙树菩萨说诸法无生。此义于龙树菩萨无生四句,为了义之理。

既然诸法实相无自无他,无共不共,无性无生,无来无去,为何见有自他生灭因缘皎然如斯?除却众生现前一念不觉妄见妄寻思分别,更有何因?若见离心有法,即是无明之根。本来全体不变、全体随缘,生与无生同时无碍的中道法界湛然常住,所谓胜净明心不从他得,成佛之最极捷径无过于悟此。若宗喀巴法师能够随顺佛陀意思来解此句,或许就能明白禅宗见性成佛之理了。能明白禅宗为顿超法,非显非密而显密兼收。但由见离心有法、离法有心故,丧失本家,流离失所,所谓贫子衣中有宝而不自知,反于他处求。在流离失所中,悟出一个析空理总算好的了。

宗喀巴法师把这句话解成藏教析空,看的出他有意往通教靠,无奈靠不拢,还差一点。只能说宗喀巴法师解了一半,比钝根的声闻稍微好了一点。

宗喀巴法师说离心有法,有外境,然后说心法都是缘起无自性。此无自性之觉必然通过思维分析才能保持,决定要分析,析法成空。见离心有法,则对心法之自性见已起,此时欲悟无性,必须不断分析。而若不见离心有法,则不必再分析。离心无法则离法无心,达心性本空,则法性自空,不必更思维缘生理。

依《楞伽》与《中论》,一切法体无自无他,无二无别,谁从谁起?谁是谁的缘?谁非谁的缘?谁从谁有全是戏论。定执因缘必堕二乘戏论。既诸法实相一切差别皆无从立,则知所谓“此有故彼有”之所谓因缘生已堕第二义。定执因缘必定堕二乘,唯通非自然、非因缘才得入真空,入此体空才有望顿悟妙湛总持的中道法界。宗喀巴法师明显没入,他所谓的见性不过就是析法成空的偏空。离心有法的话,法空怎么能够用心直接体会而入体空?只好靠分析了。

多识仁波切,你是应该看过宗喀巴法师毗婆舍那的,所以我也没必要再引宗喀巴法师的文字了。你自己可以再去对照一下宗喀巴法师的文字,看我说的,有没有冤枉这个定执因缘的藏密析空“法王”?

附《圆觉经》一段,我知道你根本不打算深入汉传,但还是要让你看一下汉传一乘经同说诸法实相究竟义的体空妙教:

“譬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花,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花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花,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经义如斯。如来藏中无起灭,无知见,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但由众生不觉,误以为离心有法、离法有心,从此实体见恒生不止,分别对立峰起,到处执有实体有生灭。稍好者,如宗喀巴法师,执诸法确实由因缘生灭之小乘见。空本无花,先不觉此花非花、不离一心,然后再去把花分成花蕊、花瓣、花萼、花托等,自以为明诸法无性,以为通达真空,却不知空本无花,花非花,法本非有,何观因缘?不知离心无法,然后给虚妄的离心之法去找离心因缘,不正是于眼病所现花上分析蕊、瓣、萼、托的析空劣慧吗?

离心有法,则因缘复有因缘、因缘、因缘因缘,戏论、戏论、戏论、戏论、戏论、戏论无穷无尽。又不尊重世尊给龙树菩萨授记的《入楞伽经》义,经文明说需悟离心无法才入一佛乘,宗喀巴法师却依自智慧强判真正的一乘毕竟空、毕竟不空、毕竟空不空的唯识为不了义。然后以为得佛真义,开宗立派,自命祖师。自命祖师也罢,今有你宗喀巴法师之徒孙多识居士,不自量力,在没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妄评汉传禅教,确实太过。

劝你格鲁析空大师,多识仁波切,不要再妄评汉传禅教。

 

结:格鲁的见地既是定执因缘的离心有法、离法有心的藏教析空见(宗喀巴法师有往通教靠的意思,但是定执缘生离通教还差一点的。通教必通非因缘、非自然),那么,其宗所谓即身成佛也不过就是藏教佛而已。此教佛为假立佛,非究竟佛。如同圆教初住即示现百界作佛,于众生份上亦得名佛,而于圆教究竟佛而言尚有差距。

藏教佛所断之惑,尚不及圆教七信位,格鲁所谓的即身成佛之佛,又怎么能跟圆教初住比?多识仁波切所谓的即身成佛,不必用圆教究竟即,初住分真即就超越格鲁那个析空见的佛了。

附宗喀巴法师明确说声闻见就是大乘真空见的文句,以示我没有冤枉这位三界析空大王,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毗婆舍那章:

“是故《龙猛菩萨》诸论,明显宣说声闻独觉亦证诸法无性,以说解脱生死要由无性空见乃成办故。声闻、独觉乃至未尽自心烦恼当修彼见,若烦恼尽,以此便足,不长时修,故不能断诸所知障。诸菩萨者,唯断烦恼自脱生死不以为足,为利一切有情,欲求成佛,故至断尽诸所知障,经极长时,无边资粮庄严而修。如是拔除二障种子,真能对治,虽是前说空性正见,然由长时修不修故。有唯能断诸烦恼障,而不能断所知障者,譬如唯一通达无我,俱是见惑修惑对治,然由唯能现见无我,若断见惑不断修惑,断修惑者须长时修。如是断除所知障者,仅长时修犹非能断,亦必观待学余众多广大妙行。不修对治诸所知障,唯修能断诸烦恼障所有方便,故说声闻独觉证法无我无圆满修。”

宗喀巴大师明确表示,声闻知见就是大乘佛知见。如果不能认识到这种判教就是天台藏教知见的话,如果继续任由他混滥汉传一乘真空见,那也许以后大家都认为析空就是大乘。

莫作最后断种人!

回向多识仁波切深信因果,断恶修善。信愿持名,得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