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感悟人生 第七章《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辨析

第七章《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1、这种理念还称为“众生都是平等的,冤亲平等”吗?
【原文】到庙里边越来越熟悉,反而变成一家人,那原来自己是一家人,反而不跟自己家人在一起,在一般的常理上面,它是很费解的,也是不容易接受的。……反过来说,庙里面是更究竟的、更圆满的、更全面的,我们是以所有的人类、所有的众生,为我们要面对的一个对像,并且这些众生都是平等的,冤亲平等,没有仇人,大家都是众生、都是佛弟子,都是一样的。

【辨析】“反而不跟自己家人在一起”,“庙里面是更究竟的、更圆满的、更全面的”,把出家人和寺院单独拿出来认为更殊胜,这种理念还称为众生平等吗?平等性智,要在菩萨初地后才能生起,在后来的十地修行中,因为俱生二执未断,在有漏等位的出空观时,或有间断,要到究竟无漏的第十法云地后,才能究竟无漏,以净第八识为所依,相续无间,尽未来际。《成唯识论》卷10:“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菩萨见道,初现前位,违二执,故方得初起。后十地中执未断故,有漏等位或有间断。法云地后,与净第八相依相续尽未来际。”修行是有次第的,内心能包容多少人,能承受多少不平等,是和戒定慧功夫相关的,不可勉强为之,讲大话是不长久的。

【辩护】结合上下文:“出家长年累月不跟家里人在一起,到寺庙里边来,跟很多原来不认识的人在一起。也就是原来大家是很不熟悉的人,到庙里边越来越熟悉,反而变成一家人。原来自己是一家人,反而不跟自己家人在一起,在一般的常理上面,是很费解的,也不容易接受。到寺庙里面,师法友和合增上的团队,因为佛法的摄受,彼此之间比自己的亲人还亲。为什么呢?大家见面都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内心没有障碍、没有什么疙瘩隔阂,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来到这里,发心清净、目标也很清楚,就是要修改自己的习气毛病,要很好地发心,培养好的习惯,因为大家都这么认识了,都来查找自己问题的,来克服和对治自己内心里边的问题,自然而然外在的一些行为就不会去计较、生活上面的差一点好一点就不会去计较。因为不会以物质条件的多跟少、优跟劣作为一个标准了,而是以内心当中的成就作为一个标准。这样一个标准就跟自己在家里面不一样。自己家里面一个标准就是你对父母,或者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好,总是要给他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用的,在物质上面着眼。一家人如何相处,也讲一些道理,但这些道理都是很简单的。在庙里我们所听到、所传播的道理是不一样的。反过来说,庙里面是更究竟、更圆满、更全面的。
我们是以所有的人类、所有的众生为我们要面对的一个对象,并且这些众生都是平等的,冤亲平等。没有仇人,大家都是众生、都是佛弟子。都有习气毛病,都有问题、都有烦恼,都是在修行。”
这段话讲世俗家和寺院的区别,世俗家是在物质上面着眼,虽然也将一些道理,但这些道理都是很简单的。寺院是以内心当中的成就作为一个标准。因此寺院较世俗家更究竟、更圆满、更全面。
佛法讲的众生平等是在果地上讲的,讲众生皆有佛性、能够证悟佛性,属于胜义谛的范畴。而在因地里面,众生所造的业因不同,缘起不同,因地中所呈现出的果相也不同,有差别相,这属于世俗谛的范畴,同时在业果法则方面,众生是平等的。{众生平等为因地非果地。辩护者所讲更非胜义范畴。详见第二章辨析2}
辨析中再次犯了胜义谛和世俗谛混淆的错误。讲法的人不会每个地方都指明这里是胜义谛的范畴,那里是世俗谛的范畴,学习的人要学会辨别区分。{辩护者不明胜义谛和世俗谛。}

【再辨析】原文所讲为其体系之“出家法”。强调自体系对于世俗之高胜以吸引大家,待大众深入团队后再以关注自心和自己问题等洗脑,掩盖其体系的问题。

2、“最初这颗心“一定”就是善良的心,出离心,菩提心”吗?
【原文】最初的发心是最重要的,最初发心学佛法,那样子的一颗心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把自己最初对佛法追求的那颗心一直保护下去,让它持续下去,并且还要让它增长广大,那么最初这颗心就是善良的心,出离心,菩提心。

【辨析】每个人出家的因缘不同,发心也不同,最初对佛法追求的那颗心不一定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后文虽说参禅发心,亦可用于出家初心,《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1:“一、为利养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地狱心。二、邪伪心生,为名闻称叹故,发心修禅,多属发鬼神心。三、为眷属故,发心修禅,多属发畜生心。四、为嫉妒胜他故,发心修禅,多属发修罗心。五、为畏恶道苦报、息诸不善业故,发心修禅,多属发人心。六、为善心安乐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六欲天心。七、为得势力自在故,发心修禅,多属发魔罗心。八、为得利智捷疾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外道心。九、为生梵天处故修禅,此属发色无色界心。十、为度老病死苦疾得涅槃故,发心修禅,此属发二乘心。就此十种行人,善恶虽殊,缚脱有异,既并无大悲正观,发心邪僻,皆堕二边,不趣中道。”

【辩护】一般人最初发的心都是要学佛、要追求佛法、要成佛,那把这种心一直保护下去,持续并增长,那最终就会成长为出离心、菩提心。这句话是因上说果的意思,佛法中很常见。

【再辨析】辩护者这种“原文就是对,怎么错都是对”的辩护思路之前已多次出现,让人很无语。照此逻辑,我有一元钱,存银行里有利息,持续增长最终会长为一亿元,那么一元钱就是一亿元。众生都有佛性,持续增长最终会成佛,那么众生就是佛。此种说法佛法中何处常见?
“一般人最初发的心都是要学佛、要追求佛法、要成佛”的说法显与经论和现实情况不符。

3、到底什么是“无明”?难道是世俗所理解的“无知”?
【原文】无明不等于说什么都不知道才叫做无明,无明更重要的话就是充满了很多错误的见解,很多片面的见解,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那么这些错误的观念导致了生死轮回的根本,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不知道什么是因,不知道什么是果,不知道什么是凡夫的世界,什么是圣者的世界,不知道什么是事、什么是理,那就很成问题,因为我们不知道,不了知了,内心当中完全没有这样子一些境界跟标准。

【辨析】虽然讲了很多,看完后,仍不明确无明含义的重点在哪。《菩提道次第广论》:“又此愚蒙(无明),《集论》中说略分二种,谓业果愚及真实义愚。初能招集堕恶趣行,后能招集往乐趣行。”由业果愚不了知造作恶业能生苦苦,便造集能引恶趣的非福业,此业习气熏在识中,滋润成熟,便在恶趣感果;二、以真实义愚不了达无我而妄执有我,随我执而转,造集能引欲界善趣的福业及能引上二界的不动业,业习气熏于识中,滋润成熟,便在善趣中结生等。

【贤佳附辨】讲者所说“无明”是随顺世俗所理解的“无知”,从属于佛法所讲的“见思惑”中的“见惑”,而未明“见惑”的扼要和根本,也未明深广的尘沙惑和根本无明惑。

【辩护】这段话在讲无明的一些表现形式,如见解错误、分不清善恶(佛法中的善恶)、分不清因果(业果)、不明白凡夫和圣者境界区别、分不清事和理等等。用十二因缘来讲,无明缘行,行缘识,这段话是在说识的作用。
无明的表现形式太多,可以说整个佛法、整个三藏十二部都是在讲无明以及如何破除无明,这里概括的谈了一些无明的表现类型。辨析中要求讲法者把无明全部讲完,属于妄心,妄加批评。而且这段话首句就讲了无明不是说无知,后面的内容也属于佛法中无明识的内容,并非是世俗理解的无知。

【再辨析】又是“原文就是对,怎么错都是对”的辩护思路。
辩护者说:“用十二因缘来讲,无明缘行,行缘识,这段话是在说识的作用。”显不明“十二因缘”这一佛法的核心基础。
行缘识指由邪行(随非理作意之行)于阿赖耶识熏染下烦恼种子,在中有投胎的那一剎那,心生烦恼(识缘名色)而得果报。
《瑜伽师地论》:“问:何因缘故,无明等诸有支作如是次第说?答:(无明缘行)诸愚痴者要先愚于所应知事,次即于彼发起邪行。(行缘识)由邪行故,令心颠倒。(识缘名色)心颠倒故,结生相续。(名色缘六处)生相续故,诸根圆满。(六处缘触触缘受)根圆满故,二<根与识>受用境。(受缘爱)受用境故,若耽着,若希求。(爱缘取)由希求故,于方觅时烦恼滋长。(取缘有)烦恼滋长故,发起后有爱非爱业。(有缘生)由所起业滋长力故,于五趣生死中苦果生。(生缘老死)苦果生已,有老死等苦。谓内身变异所引老死苦,及境界变异所引忧叹苦热恼之苦。是故世尊如是次第说十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