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师讲法、收供养的交流讨论

关于为师讲法、收供养的交流讨论(20210417)

居士】经律论中有没有关于居士能不能收供养的记录呀?经律论中有没有关于居士能不能讲法的评判标准呀?

贤佳】我未看到经律中说禁止居士接受其他居士供养。作为布施看待,居士没有欺诈,他人愿意给,大体无妨,但看其自己福德功业能否相应消受。

可否讲法,重在知见正邪,不在僧俗身份。只是礼节上,学僧不礼拜俗师。

居士】我查对“供养”二字的解释如下:

“供养是佛教用语,指以珍宝、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燃灯、众花、众香、幡盖等供给如来和善知识。于佛诚敬供养之人有福报,若能无所希望以财宝、衣服、众花香等供养于佛则有功德。因僧侣在修行的时候需要摒除一切外缘,所以就无法自谋生活必需品,需要信众的布施。帮助他人修行就是助人成就,能如此发心供养则有功德。”

没见有解释说在家人给在家人钱物叫“供养”的。

供养是从下至上的,布施可是平级或从上至下。如果作为布施看待,我觉得可以,因为我们可以布施给一切众生任何东西。但如果一位在家人因讲法收徒,另一位在家人给这位讲法在家人钱财,我认为供养者很难是以“布施”的心态,大多数都是“供养”的心态。这里面就容易涉及被骗钱或洗脑等问题,也很容易滋生借佛敛财的老师/上师等。所以我想在家人“供养”在家人钱财时也应该谨慎。如果是以帮助长辈、朋友、晚辈的心态我觉得可以,如果以“供养上师”的心态则不可以。在家人也不宜拉着身边的在家人一起“供养”在家人,这样特别容易促发被供养者的“贪性”。除非是特别持戒且清醒有正念的在家善知识,不过我认为特别清醒的在家善知识不会轻易收取他人的钱财的,更不会主动向身边人讨要钱财,更不会“以法谋财”,而都是踏踏实实遵循五戒十善生活的,且是少欲知足的。

关于在家人讲法,我认同您所说,但我想如果一位在家居士讲法看起来是“正”的,但其实他背后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收“供养”,那又该如何看待呢?是不是需要通过他的“言”与“行”来判断?

如果一位在家居士讲法很正很好,但他不遵守五戒十善,是不是没什么说服力?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识需要讲法好,也需要行为好呢?我想一位真正把佛陀教法印在心里的人也必定是柔和、谦逊的,也必定不会有过激行为,哪怕是一些小缺点可能都很少。不然言行表里不一致,总有一天会露馅吧。这样的人多数是江湖骗子、佛圈油子,希望佛学小白们警惕,无论在家人、出家人,以修行自称的,但又特别看重钱财利益的,应远离。

贤佳】大体如此,是宜应适当谨慎注意。就“供养”的概念来说,世俗子女供养父母,学生供养老师,是可以说“供养”的。概念上不算大问题,关键是相关的心态和戒善德行。

居士】是的。我此前表述上有不准确的地方,如您所说“世俗子女供养父母,学生供养老师”,确实可以叫“供养”。

但现在一般人不称供养父母和老师钱财叫供养,我们常说“孝敬”父母和“孝敬/感谢”老师。我们现代人尤其是佛教徒,常说“供养”二字一般专指“供养三宝”。我们在家学佛人一般对给父母和老师的财物不叫“供养”,只有师兄们在活跃气氛时会说“我‘供养’您一盒香或什么什么吧”,但一般对方会回说“供养?实在是不敢当,不敢当”。所以在在家人心目中“供养”二字还是很有分量的,一般95%吧,都是指佛教上的“供养”,而不是指“供养父母”和“供养老师”。

贤佳】是的。将财物给教导佛法的居士,如果以学生供养老师的心态给,应是无妨。如果以藏密信徒供养上师的心态给,多有问题。

居士】是的。如果在家人讲法且讲的是“正法”,以老师自居也是可以的,但《礼记》讲“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古往今来,但凡为人师者,都需要注重自身德才兼备,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传授学生“立世之德”,而后者,也就是传德更为重要。韩愈的《师说》亦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儒家更是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作为为人师之宗旨。如果这些都做不到,一位老师的品德、道德备受质疑,即使他的学术再好,育人事业搞得再轰轰烈烈,也很难让人信服,很难让人真心拜他为师。

而对于讲授佛法的在家人老师,我想他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世间道德层面之上更应以五戒十善乃至菩萨戒来要求自己。如果一边讲授看似“高深”的佛教理论和实操方法,另一方面管束弟子却用藏密依师法来给弟子洗脑,让弟子不能有任何质疑,必须老老实实听话,必须任何事都听老师的,且这位老师平时高慢无理、谎话连篇、言行倍显嗔心,我觉得此种老师大众必须警惕,以防止损伤自身法身慧命,一旦洗脑后则很难清醒。

归根到底,不要因其是讲授佛法的老师就不敢质疑他的言行,更不要因为讲授佛法的老师讲法还算可以就不敢质疑他的言行。不然世间对老师道德的评判标准就不会存在,而作为佛教居士应遵循五戒十善的标准亦不会存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隐藏性藏密依师法控制术”,这点一般人很难察觉到,需要在藏密体系有过体验的人才能感受。总之,学佛路上的陷阱有很多,大家多多注意才是。

贤佳】是的,宜应依法不依人,以经为则,以戒为师。对在家为师者宜应如此,对出家为师者也应如此。但现今末法时代,难以求全责备,宜应自我勤奋努力,自依止,法依止,适当借助外缘,择善去恶,不依赖他人,也不苛求他人。如儒家《论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大智度论》说:“菩萨不应顺世间法。顺世间法者,善者心着,恶者远离。菩萨则不然,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卷第四十九)(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5/T25n1509_049.xml#pT25p0414c0501)

当然,这需要自己有基本的择法能力,且有较好的依法行持、不受恶染的行持力,否则宜尽量选择亲近戒善德行较好之师。如《论语》说:“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莲池大师《竹窗二笔·参方须具眼》说:“为僧于正法之世,唯恐其分别人;为僧于末法之世,唯恐其不分别人也。何也?末世浇漓,熏莸杂处,苟藻鉴不审,决择失真,以是为非,认邪作正,宜亲而反疏之,宜远而反近之,陶染匪人,久而与之俱化,劫劫生生常为魔侣。参方可弗具眼乎哉?”(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J33/J33nB277_013.xml#pJ33p0043a2501)

《竹窗随笔·亲善知识》说:“先德云:‘譬如敝人执烛,不以人敝故,不取其照。’即孔子‘不以人废言’意也。借口者遂谓:‘师不必择贤,但资其学识言论足矣。彼自不德,我何与焉?’遂依之不违。宁知芝兰、鲍鱼渐染成性乎?《论语》曰:‘不以人废言。’又曰:‘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胡不合而观之?”(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J33/J33nB277_012.xml#pJ33p0038b0901)

然而末法时代有正知见且戒善德行较好者难找,即使找到,也可能有知见不足之处、行持不好之时,宜适当宽容对待,不因噎废食,始终以经为则、以戒为师,尽量依法不依人,努力提高自身择法能力和行持能力,渐渐能够善于从各种不圆满境界中学习增上。

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魔事品》说:“能说法者具大恶欲,爱重名利、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供养、资财,能听法者少欲喜足,修远离行,勇猛正勤,具念定慧,厌怖利养、恭敬名誉,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能听法者心无悭吝,一切能舍,能说法者心有悭吝,不能弃舍,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能听法者已成就六波罗蜜多,能说法者未成就六波罗蜜多,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卷第三百三)(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6/T06n0220_303.xml#pT06p0546b2501)

《大智度论》说:“有人既得善知识,不得其意,反成仇隙而堕地狱,更相谤毁故。唯佛一人无有过失,余人谁能无者?若弟子见师之过,若实若虚,其心自坏,不复能得法利。是故空中声教:‘若见师过,莫起嫌恨,汝应作是念:“我先世福德不具足故不得值佛,今值是杂行师,我不应念其过失,而自妨失般若。师之过失不着于我,我但从师受般若波罗蜜法。如狗皮囊盛好宝物,不应以囊故而弃其宝。如罪人执烛照道,不可以人罪故不受其明自坠沟壑。又如行遣小人导道,不可以人小故不随其语。”’”(卷第九十六)(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5/T25n1509_096.xml#pT25p0733b1705)

居士】是的。我想学佛者应该遵循“依法不依人,以经为则,以戒为师”的基本原则,应该尽量靠自己读经律论,如果有不懂之处可以请教教理通透之人。但偶尔请教和长期随学,所安立的心态不同,考察老师的方式也不同。前者遵循“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和“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便可,后者则需要考察老师的品性和德行。当然这两种情况都不应苛求老师,而是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但如果觉得老师讲法错了,学生可以质疑、建议。如果觉得老师德行有差,学生也可以质疑、建议。当然提是提,如果老师不接受也没关系,学生的责任尽到了。如果老师不让质疑、建议,说必须依老师自己所说而学,当心可能被“依师法”控制。总之就是“以经为则,以戒为师”,不盲目拜师,不引人盲目拜师,自己也多多思考思量,平时多读经律论。

贤佳】是的,《佛说大般泥洹经》说:“若有持戒、修习慈心而观彼过,是则诸佛如来之法。欲令己身及诸众生悉皆安乐,是以应观他作不作,己身亦然,常作是观,是我弟子。’”(卷第六)但不应目中无人,宜应常怀惭愧,谦虚学习,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如《论语》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大方等大集经》说:“虚空藏言:‘善男子!菩提心为二法所摄,得不忘失,速至不退转地。何等为二?所谓淳至、毕竟,是名为二法所摄,得不忘失,能速至不退转地。’

“宝手言:‘善男子!此二者为几法所摄?’虚空藏言:‘此二法为四法所摄。何等为四?所谓淳至者,为不虚诈、不谄曲所摄;毕竟者,为无我及上进所摄。是为二法为四法所摄。’

“宝手言:‘善男子!此四法为几法所摄?’虚空藏言:‘善男子!此四法为八法所摄。何等为八?所谓不虚诈者,为不犹豫及体真净所摄;不谄曲者,为正直及正住所摄;无我者,为不退没及进所摄;上进者,为功德资粮及智资粮所摄。是为四法为八法所摄。’

“宝手言:‘善男子!此八法复为几法所摄?’虚空藏言:‘善男子!此八法复为十六法所摄。何等十六?所谓不犹豫者,为大慈及大悲所摄;体真净者,为身调及心调所摄;正直者,为忍辱及柔和所摄;正住者,为无憍慢及无滞碍所摄;不退没者,为坚固及力所摄;上进者,为如所作及正行所摄;功德资粮者,为始发及究竟不舍所摄;智资粮者,为求多闻及思维所闻所摄。是为八法为十六法所摄。’

“宝手言:‘善男子!此十六法复为几法所摄?’虚空藏言:‘善男子!是十六法为三十二法所摄。何等三十二?所谓大慈者,为无碍心及于一切众生等心所摄;大悲者,为无厌倦及勤给足一切众生所摄;身调者,为不触挠及不加害所摄;心调者,为定及寂静所摄;忍辱者,为受正教及顺行所摄;柔和者,为惭及愧所摄;无憍慢者,为谦卑及礼敬所摄;无滞碍者,为无垢秽及不强梁所摄;坚固者,为不犯所行及成就本愿所摄;力者,为住正意及不掉动所摄;如所作者,为如说及能行所摄;正行者,为正发及正进所摄;始发者,为必胜及不退所摄;不舍者,为乐胜及上求所摄;求多闻者,为亲近善知识及悦可善知识所摄;思维所闻者,为智慧及善观所摄。善男子!是为十六法为三十二法所摄。’

“宝手言:‘善男子!此三十二法复为几法所摄?’虚空藏答言:‘善男子!是三十二法为六十四法所摄。何等六十四法?所谓无碍心者,为护我及护彼所摄;于一切众生等心者,为无别异及一味所摄;无厌倦者,为如梦观及知生死如幻所摄;勤给足一切众生者,为诸神通及方便所摄;不触扰者,为羞耻及信有业报所摄;不加害者,为少欲及知足所摄;定者,为无发恼及无散失所摄;寂静者,为舍吾我及离我所所摄;受正教者,为求法及欲法所摄;顺行者,为敬重及平等无疲倦所摄;惭者,为内心断除及外不行所摄;愧者,为信乐佛智及在屏处不行恶所摄;谦卑者,为不傲慢及知自下所摄;礼敬者,为身端心直所摄;无垢秽者,为具静定及修智慧所摄;不强梁者,为不粗犷及不两舌所摄;不犯所行者,为不舍菩提心及念道场所摄;成就本愿者,为舍魔事及佛神力持所摄;正住意者,为不轻躁及不掉乱所摄;不掉动者,为如石山及不可移转所摄;如说者,为所作善业及无热恼所摄;能行者,为无虚诳及不舍归趣所摄;正发者,为离边见及顺观甚深因缘所摄;正进者,为善巧及方便所摄;必胜者,为不懈慢及勇猛所摄;不退者,为大欲及增进所摄;乐胜者,为见如来及闻法所摄;上求者,为舍诸地过患及得诸地功德所摄;亲近善知识者,为无憎嫉及信乐所摄;悦可善知识者,为敬顺及不逆教敕所摄;智慧者,为无常观及无我观所摄;善观者,为修无相及不怙涅槃所摄。善男子!是三十二法为六十四法所摄。’

“宝手复问:‘此六十四法复为几法所摄?’虚空藏答言:‘善男子!此六十四法为百二十八法所摄。何等为百二十八法?所谓护我者,为断一切恶及成就一切善根所摄;护彼者,为忍辱及柔和所摄;无别异者,为犹如水心及如风心所摄;一味者,为法界观及如如观所摄;如梦观者,为无移转观及无真实观所摄;如幻者,为适性示现及无自性观所摄;诸神通者,为了义及了智所摄;方便者,为大悲及般若波罗蜜所摄;羞耻者,为不覆藏所犯及悔过所摄;信有业报者,为不放逸及畏恶趣所摄;少欲者,为净处有齐限及离宿秽所摄;知足者,为易称及易养所摄;无发恼者,为究竟及究竟边际所摄;无散失者,为得忍及不退转地所摄;舍吾我者,为不计我身及与寿命所摄;离我所者,为无贪及无愚痴所摄;求法者,为智及断所摄;欲法者,为不着五欲及离烦恼所摄;敬重者,为起世尊想及疗救想所摄;无疲倦者,为身轻及翘勤省眠所摄;内心断除者,为身念处及受念处所摄;外不行者,为心念处及法念处所摄;信乐佛智者,为深敬重及净信所摄;在屏处不行恶者,为自证知及诸神天证知所摄;不傲慢者,为不自叹誉、不讥彼人所摄;知自下者,为不虚称及不显己德所摄;身端者,为不行三不善业及不犯禁戒所摄;心直者,为常省己过及不说彼短所摄;具静定者,为寂静心及灭烦恼所摄;修智慧者,为选择诸法及知无我所摄;不粗犷者,为常行益事及顺忍所摄;不两舌者,为自足眷属及和合别离者所摄;不舍菩提心者,为众生及为佛智所摄;念道场者,为欲坏于魔众及成正觉所摄;舍魔事者,为正观及不舍菩提志所摄;佛神力持者,为坚固行及善淳至所摄;不轻躁者,为坚护诸根及不舍境界所摄;不掉乱者,为观苦及观空所摄;如石山者,为不高及不下所摄;不可移转者,为断爱及除恚所摄;所作善业者,为智所作业及舍魔事所摄;无热恼者,为净戒及净定所摄;无虚诳者,为诚实语及不望果报所摄;不舍归趣者,为成就贤士业及不行怯弱所摄;离边见者,为观无生及不败坏观所摄;顺观甚深因缘者,为观因及观缘所摄;善巧者,为第一无诤竞及不傲慢所摄;方便者,为离方便及无生方便所摄;不懈慢者,为身力及心力所摄;勇猛者,为胜进心及害怨敌所摄;大欲者,为不求利养及不爱身命所摄;增进者,为无愚冥及不退还所摄;见如来者,为修念佛及清净信所摄;闻法者,为乐至讲所及乐请问所摄;舍诸地过患者,为不散乱行及舍离恶知识所摄;得诸地功德者,为方便回向及不舍本行所摄;无憎嫉者,为能施一切及称意而舍所摄;信乐者,为无垢行及不浊心所摄;敬顺者,为知世宜及随顺行所摄;不逆教敕者,为舍除不净及净正行所摄;无常观者,为动转观及败坏观所摄;无我观者,为不得作者及不得受者所摄;修无相者,为不缘境界及除觉所说所摄;不怙涅槃者,为除去无明及断爱着所摄。善男子!是为六十四法为百二十八法所摄。’”(卷第十七)(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3/T13n0397_017.xml#pT13p0120a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