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灭教因缘

论灭教因缘(20240318)

(一)

居士甲】《中国寺庙2024招聘公告(新出岗位)》(公务员考试吧2024-03-12)

https://mp.weixin.qq.com/s/OUo5ykMn5PYtuJ8C4DS-Sg

这是北京居士林某居士转发给我的,希望我去应聘工作。文中招聘广告,了解佛教内情的人一眼便看出是造谣。网上对佛教的谣言很多,侵犯佛教界权益,但极少看到“中佛协权益保护委员会”出面维护佛教界权益,组织机构似乎没有正常运行发挥应有作用。

贤佳】寺庙、僧人主动或被动“炫富”,是引发世俗社会经济困难时夺寺驱僧而灭教的重要因缘。

 

(二)

居士乙】“和尚的生存高度依附于剥削阶级的供养,所以和尚是剥削阶级的坚定维护者”,您怎么看待这句话?

贤佳】这是可能的,但不一定。真信佛出家者不会贪着供养,少欲知足而不依赖于丰富供养。贪求供养是坏道因缘,也是灭教因缘。“剥削阶级”“被剥削阶级”受一些僧人忽悠而盲目供养是坏法灭教的重要因缘。可参看:

《论物欲和精神》

https://www.zhengxinfofa.org/3592.html

《论僧人应俭朴》

https://www.zhengxinfofa.org/3743.html

《论滥施与义施》

https://www.zhengxinfofa.org/9398.html

《护僧问题答疑讨论》

https://www.zhengxinfofa.org/3083.html

居士乙】是的,您说的对!“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贤佳】“和尚的生存高度依附于剥削阶级的供养,所以和尚是剥削阶级的坚定维护者”,这种观感的积累增长,在社会经济困难时很容易引发夺寺驱僧的灭教行为。僧人少欲知足,不仅养道,也是护教。如儒家《孟子》也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居士乙】您说得对,因为很多人认为僧人不从事生产而又占有大量财富。在现代市场经济下有很多寺院僧人开公司当老板(还有的或许借着搞慈善和官僚老板等合作洗钱),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僧人受一些人欢迎,哪怕他背后搞洗脑、“后宫”。

贤佳】教师没有种地畜牧、工厂生产等,然而没人说是“不从事生产”。僧人应以慈悲少欲的清净戒德、心性因果的智慧知见启发世俗社会,否则虚受信施,难免堕落,也难免被人觉得是“不从事生产”的社会蛀虫。至于违戒挣钱、“搞活经济”,可算从事生产,然而是违背本位、名实不符,更是滥坏佛教,种植灭教因缘。可参看:

《论寺院经济》

https://www.zhengxinfofa.org/4284.html

《论永信法师违背佛教教规和宗教政策》

https://www.zhengxinfofa.org/9368.html

居士乙】僧人理论上是和教师一样,但早在封建社会中变成了地主、放债之类的。藏地在解放之前“政教合一”的制度下,那些僧官更是扮演了官僚!

贤佳】那是佛教变质的重要因缘。僧人应该回归持戒为本,特别应该严谨持守基本的沙弥十戒。能够不非时食、不捉金钱,就少了很多放逸、贪求的因缘,容易少欲知足、道业增上,也易得到世俗的理解、尊重。

如《佛遗教经》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蓄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嫚,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之所住处。”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2/T12n0389_001.xml#pT12p1110c1701

《五分律》说:“譬如日月,为烟、云、尘、阿修罗四曀所蔽,不明、不净。沙门、婆罗门有四种曀亦复如是:或不断爱欲,行于淫法;或耽酒食,不能除断;或专作邪命,以自给活;或受蓄金银珠宝及用贩卖。若人以五欲为净,是人则以受蓄金银珠宝及用贩卖为净;若人以受蓄金银珠宝及用贩卖为净,是人则以五欲为净。若人依我出家受具足戒,而以受蓄金银珠宝及用贩卖为净者,当知是人必定不信我之法律。我虽常说须车求车、须人求人,随所须物皆听求之,而终不得受蓄金银珠宝及用贩卖。”(卷第三十)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2/T22n1421_030.xml#pT22p0192b1601

 

(三)

居士丙】关于“三武一宗灭佛”,这些皇帝的谥号就很有意思,多是“武”字。“武”字说明了他们处在社会或朝廷矛盾爆发的高点,重武力高压途径解决问题的倾向非常突出。所谓矛盾应是多与权力失序、经济失衡、内外交困等等有关。处于这类社会背景下的财富群体非常可能为了在动乱或高压中祈求平安长久,而将数目可观的财富集中投向佛教事业(包括造像、建寺、供僧、法事等)。这个过程中,不仅财富过度倾向于佛教,甚至还会因大量吸纳才俊和劳动力而导致社会人力资源分配异常。“武帝”们面对此情此景,自然而然会以惯常使用的武力手段处理佛教财富和势力,以达成社会或政治“平衡”的目的。这样的过程和后果即是“灭佛”。

由此看来,“灭佛”的最重要原因应是在特殊社会背景下,财富过度集中于佛教后导致政府对巨额财富和大量人口失去掌控,最后皇权以极端方式清除相关势力。对于帝王们来说,真正影响国策运作的关键重点永远是领土、国防、粮仓、财政等。皇权对佛教的破坏性干预的前提,一定是佛教的存在影响到了国政运营的关键要素。所以说“武帝”们的“灭佛”谈不上是真正的“灭佛”,而只是消除佛教背后的集团势力。真正“灭佛”的主因,应是僧人团体、居士团体自身的败坏。

贤佳】很好的思考!《缁门警训》(〔明〕如巹法师)说:“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还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俭守真风。山僧特地改家常,图得吾门更久长,若向此时疏奉养,免教他日误君王。唐朝欲末事如麻,兵火屠烧万万家,当日太平思俭约,何能巢贼乱中华?宴安风范日骄奢,须趁升平剪祸芽,所以吾门增淡薄,且图天下息繁华。……随家丰俭事难同,禅悦偏宜淡薄中,下口若知无味味,举头方见不空空。……太平人物侈心开,受用殷繁养祸胎,惭愧未生痴福尽,灾荒水旱蓦头来。”(卷第八)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48/T48n2023_008.xml#lgT48p1083c2001

相关辨析可参看:

《论寺院经济之三》

https://www.zhengxinfofa.org/4329.html

《论僧人应俭朴之二》

https://www.zhengxinfofa.org/4407.html

另可参看: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及其背后的故事》(越说越开心2021-01-07)

https://mp.weixin.qq.com/s/iLH83k2PPAMp9aj6Jh-KUQ

《寺庙洗钱的秘密》(神奇小虎哥说天地2024-02-24)

https://m.weibo.cn/detail/5004978026714719

居士丙】“玉佛寺资助项目十年存活率超78%,说明有失败,这是直接亏损信施”,可惜!玉佛寺是太虚大师圆寂的地方。“慈济”在美国的分支投资股票时也是不计项目、忽略类别。这两者大概是“同宗同源”了。

犹太教和佛教都诞生于强国环伺的弱国,两个国家最后都被灭国,这应该是由民族特质、信仰和历史因素促成。这些宗教很显然本质上都是势力。从其规模和地球与日俱增的人口看,不由得让人担心信仰会越走越远,很危险。

我感觉任何个人提出的绝对观点都需要被高度警惕。佛法属于绝对真理,不是人间能很好把握的。人间似乎只能驾驭相对真理,比如狐狸在外是狡猾凶猛的动物,回到幼狐身边则是如假包换的好爸爸、好妈妈。

前些年学佛团体雨后春笋般的遍地都是,给人感觉很高调。特别是很多人觉得自己是佛教徒后,似乎善良、智慧、道德的程度也比一般人高了一截。一旦“导师”“上师”“师父”们给予肯定,众徒便热情高涨,匍匐顶礼,乃至不容异议,清除“异端”。里面似乎是这样一个逻辑:肯定“导师”,就是肯定自己的精神“靠山”,也就肯定了自己。所以,匍匐顶礼的对象其实仍然是自己那颗争名争位的心和对不从众而被抛弃的恐惧,形式比较隐匿而已。这些学佛团体好像总有花不完的钱,本质上是一种集团势力。

关于简朴节俭的话题,跟许多话题有一个共性,就是“定性”的问题。有句话说:“我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我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佛门清净之地,连崇尚节俭都要到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才来提倡,本身就说明各个阶段的判断标准、决策、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否则怎么会犯下这么多这么严重的错误呢?人心真的不是靠经律论就能轻易规范的,大家需要自求多福了。

贤佳】末法时代共业浑浊,恶业得势,难可急改,如弥勒菩萨也要等到人类经历疾疫劫、刀兵劫等死亡近尽而深彻反省向善之后才降生成佛。宜应少欲知足、以戒为师、善智并行,自营福善别业,随缘随力依法护教、济世利人,一切回向自他往生极乐净土或兜率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