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破帕奥体系禅法之三(20220718)
(一)
【贤佳】(20220429)附件文稿《辨破帕奥体系禅法》(https://zhengxinfofa.org/9384.html)、《辨破帕奥体系禅法之二》(https://zhengxinfofa.org/9386.html)请您看有什么偏差问题。
【居士】(20220501)梳理了一下思路,供法师参考:
一、关于“中有”。帕奥禅师认为没有“中有”,是错误的观点。从圣言量、比量、现量都可以说明有“中有”。约比量,“中有”指死后正式投生前,介于“死有”(死非断灭故名“死有”)与“生有”之间。之所以又称为“中阴”,因为五蕴又叫“五阴”,众生迷于五蕴,令真智覆藏,故又名“阴”;“有”即是五蕴,亦即“五阴”。诸法因缘生,若众生死时,生缘并未具足,应许有“中有”。若帕奥禅师能够以比、圣二量给出证明,一切众生死时即具足生缘,则可成立无“中有”之说,否则不能成立。若论现量,南北传公认的阿罗汉所造诸多阿毗达摩中皆说有“中有”,禅师现量理应不违阿罗汉之现量。从圣言量,《(南传)中部38经/渴爱的灭尽大经》说:“当有父母的结合,母亲是受胎期者,有乾达婆的现起,则有胎的下生。这样,三者的集合而有胎的下生。”此处乾达婆即“中有”义。有法师认为这是鬼道,说人死后短暂经过鬼道后再去投生,并非是汉传所说“中有”。此说不如法,除非证明人死后都是鬼道业先现行,即悭嫉等恶业;若不能证明,则不能成立人死先成鬼。又此师说人死投生前的存在,也并非就是汉传所说“中有”,乃是执言昧义。前已解释“中有”之义,死后未正式投生,处于死生之间故名“中”,并非断灭故名“有”。有五蕴身故名“有”,迷于五蕴、障涅槃真性故名“阴”,说“中有”“中阴”皆名义相当,于理与法无谬。
二、关于定中不能修观,需要出定后修。帕奥禅师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帕奥禅师弟子M尊者,以禅定是心一境性、定中所缘不能有二为由,说明成就禅定的人修四谛观时需要出定。此言有误。心一境性侧重在指一种能力,即心能相续缘一处,平等安住的能力。当修学思维无常、无“我”等观时,心能够平等相续在此,则禅定与修观可以并行,并非定要出定方可修观。如色界天人,不会因为自己所缘不同而堕入欲界。得定者修观亦不必出定后修,换所缘亦非必然出定之因缘。定力未成而修定时,换所缘才会影响定力的稳定与持续。此是常理,应不须再引用圣言及比量而论。
三、关于先证得禅定,后才能证得观智乃至解脱。帕奥禅师并不否定有纯观行证果的事理,观点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其肯定观点背后的理由有诤议。禅师肯定这个观点,是以纯观阿罗汉修观证果之前已经具足波罗蜜,即具足善根福德为由,这个理由有是有非。是处在于,要纯观证果,必定此人观行智慧深,闻思二慧强,即善根福德多。非处者在于,钝根者、少福德者也是可以因修观而增进善根福德的。比如五停心观,位于别、总四念处前,离四加行更远,若能遵修此五观,能补善根福德。又如《正法念处经》中佛教比丘因果观,又如《佛说十善业道经》中佛教龙王思维观修十善业,都是可以以纯观来增进善根福德的。这样就可以说明,无论一个人是否具足善根福德,他都可以纯观修思维来证果。还有一个两个关键性问题:
(一)修止、修观都需要观。禅定修法也是训练心一境性,其实这当中就有观。如安那般那,数、随、止,都是有所观境,只不过缘所观的心并非以解慧思维为本,而是以念定心所为本。(注:别境心所五——欲、解、念、定、慧,修定时于所缘境起念[忆曾习境]、定[心相续安住一境],非以解慧为主)。修观虽有所不同,以解(决定印可而无犹豫,如观心无常,知道心是无常,对此毫不怀疑,不会认为非无常)与慧(于所观境简别抉择,断疑生信。如观修思维身无常时,以身为所缘,思维其生老病死、九想等境界,体会其无常义,断除对于无常的疑惑,对无常生信),但与修定同样都是需要观修的。修止与修观本身就有相同点,即都需要观一个所缘。既然如此,把止、观完全分开就是不对的。
(二)观修本身可以成定。比如共外道禅定修法,观下界苦粗障,观上胜妙出,由此断除欲贪而得定。《楞严经》也有说,断淫心者(想念俱无)即得初禅。并非只有训练“心一境性”一个方法。观修本身也可成定的例子,如五停心观,五中可以停心(心停即定)的观法。
综上,帕奥禅师过于强调修寂止后再修观的观点是有偏颇的。建议禅师因材施教,根据情况调整止观顺序与比重。如果实际带领禅修中定执先禅定后修观,可能会造成断人慧命、贻误解脱之路的情况。我略有耳闻,禅师实修时执必“先定后慧”的说法已经令同修南传的诸多人烦恼。与明确强调有纯观证道的汉传(南传也有,只是禅师太不重视),冲突更是显而易见。这无益于佛教恢复与发展。尤其末法时代,相对而言,更是一个应该侧重观修思维的时代。目前我所了解,诸多众生胜解力多而定心少,意乐也倾向于直接观,为了接引这部分初学,如果强调先修定,可能就真的障道了。
四、关于帕奥禅师体系修观智要求观见前世名色的问题。这个观点是不对的。观见前世名色,这在六通中是宿命通。初果、二果都还不一定有宿命通,怎么能要求证果之前具足宿命通?如果帕奥禅师自己具足此通,值得赞叹,但应了知,说此通为观修四谛前必备功夫,已成错误知见。要证此通,必依禅定,其实与定执先成禅定后才能修观存在同样问题。附《俱舍论》说宿命通所依定以及修学方式:“论曰:通有六种:一神境智证通,二天眼智证通,三天耳智证通,四他心智证通,五宿住随念智证通,六漏尽智证通。虽六通中第六唯圣,然其前五异生(注:凡夫)亦得,依总相说亦共异生。如是六通,解脱道摄,慧为自性,如沙门果。‘解脱道’言,显出障义。‘神境’等四唯俗智摄,‘他心通’五智摄,谓法、类、道、世俗、他心。‘漏尽通’如力说,谓或六或十智。由此已显漏尽智通依一切地缘一切境,前之五通依四静虑。……诸有欲修宿住通者,先自审察次前灭心,渐复逆观此生分位前前差别至结生心,乃至能忆知‘中有’前一念,名自宿住加行已成。为忆念他加行亦尔。此通初起唯次第知,串习成时亦能超忆。诸所忆事要曾领受。”
【贤佳】感谢深入辨析!补充几点资料和看法:
一、关于“中有”。南传学修者多不认可北传认可的阿罗汉所造阿毗达摩,其认可的是南传阿毗达摩七论,其中《论事》说:“执‘有中般涅槃者’之经语是不如理。‘有名“中有”,其时如具天眼者而无天眼者,如具神通者而无神通者之有情,窥察父母交会之时及月水时,七日或七日以上住’者,乃东山住部与正量部之邪执。”(卷第八)(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N62/N62n0030_008.xml#pN62p0058a1401)《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对《论事》解释说:“南传佛教之巴利七论之一,收在《南传大藏经》第五十七、第五十八册。又译《论事论》,此外,亦称《论事说》。据南传史传记载,本书系阿育王时代第三结集时,由目犍连子帝须(Mog-galiputta-tissa)所撰。然而一般认为应成立于阿育王以后至西元前二世纪末之间。全书由二十三品二一七论组成,系以锡兰大寺派之分别上座部立场,对诸部派之不同说法加以批评驳斥的论书。”
“中阴”(中有)的现量证据,现代医学界调查研究众多濒死体验的事例,还有众多小孩记忆前世的事例以及深度催眠回忆前世的事例,众多凡夫现见人死后存在“中阴”状态。可参看:
《生死与轮回·(第一集)何为生命》
https://m.iqiyi.com/v_19rrnwsqdo.html
《生死与轮回·(第二集)前世记忆》
https://m.iqiyi.com/v_19rrnwskjg.html
《生死与轮回·(第三集)意识现象》
https://m.iqiyi.com/v_19rrnwsnyo.html
《生死与轮回·(第四集)灵魂的秘密》
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v54y1B7s7
二、关于定中修观。认为定中不能修观,可能是认为修观必是“推度分别”——所以必须出定,不知四禅中可有“随念分别”,初禅中还可有猛利的“自性分别”。
如《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法师译)说:“云何寻?答:诸心寻求、辨了、显示、推度、构画,分别性,分别类,是谓寻。诸心寻求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差别,皆为显了‘寻’自性故。云何伺?答:诸心伺察、随行、随转、随流、随属,是谓伺。诸心伺察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差别,皆为显了‘伺’自性故。寻、伺何差别?答:心粗性名寻,心细性名伺,是谓差别。……此中显示即一心中粗性名寻,细性名伺,若作是说,显一心中有寻有伺,寻令心粗,伺令心细。问:云何一心粗细二法互不相违?答:所作异故,寻性猛利,伺性迟钝,共助一心故,虽粗细而不相违。……此中略有三种分别:一、自性分别,谓寻、伺;二、随念分别,谓意识相应念;三、推度分别,谓意地不定慧。欲界五识身唯有一种自性分别,虽亦有念而非随念分别,不能忆念故;虽亦有慧而非推度分别,不能推度故。欲界意地具三分别。初静虑三识身(注:眼识、耳识、身识),唯有一种自性分别,虽有念、慧,非二分别,义如前说。初静虑意地,若不定者,具三分别;若在定者,有二分别,谓自性及随念。虽亦有慧,而非推度分别,若推度时便出定故。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心,若不定者,有二分别,谓随念及推度;除自性,彼无寻伺故。若在定者,唯有一种随念分别。无色界心,若不定者,有二分别,除自性;若在定者,唯有一种随念分别。”(卷第四十二)(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7/T27n1545_042.xml#pT27p0218a0701)
三、关于止观先后。止观的先后侧重不同,可能与人的根性有关。如《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说:“问:何等人可退,何等人不可退耶?答:有人信他,随他意欲而入圣道;有人自信,随自意欲而入圣道——初人可退,后人不可退。……复次有信为先而入圣道,有慧为先而入圣道,初人可退,后人不可退。复次有奢摩他为先而入圣道,有毗钵舍那为先而入圣道,初人可退,后人不可退。复次有行止行,有行观行,初人可退,后人不可退。复次有多爱乐希求于止,有多爱乐希求于观,初人可退,后人不可退。复次有止增上,有观增上,初人可退,后人不可退。复次有止熏心依观得解脱,有观熏心依止得解脱,初人可退,后人不可退。复次有得内心止,不得增上慧法观;有得增上慧法观,不得内心止——初人可退,后人不可退。复次有乐习定,不乐多闻;有乐多闻,不乐习定——初人可退,后人不可退。复次有乐自利,不乐利他;有乐利他,不乐自利——初人可退,后人不可退。复次有随信行种性,有随法行种性,初人可退,后人不可退。”(卷第六十二)(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7/T27n1545_062.xml#pT27p0318c2201)
四、关于观见前世名色。帕奥体系对观见前世名色非常强调,但说观见前世名色的观智不是宿命通,不难证得,不属于“上人法”,也即故意虚说只属小妄语,不犯大妄语。
如帕奥禅师《智慧之光》说:“若禅修者还不能如此辨别色法与名法,他即未证得‘名色分别智’。如果禅修者还不能辨别过去与未来的名色法,他是不可能知见是什么过去因引生了今世的名色法,或是什么现在因将会引生什么未来名色法,所以不能说他已证得了‘缘摄受智’。如果禅修者还没有证得这三智,他距离证得真实观智就有如天空距离地面那么的遥远,更别提知见圣道、圣果及涅槃。……有人能接受可以透过宿住随念智得知过去世,亦能接受可以透过天眼通的未来分智得知未来世,但却不愿意接受可以透过观禅辨明过去与未来的五蕴。关于可以透过观智辨明过去与未来的五取蕴的佛陀教示与注解如下:‘诸比丘,有些沙门及婆罗门﹙指比丘﹚,能够以智忆起及辨明许多过去世的诸蕴。这些沙门及婆罗门,能以智忆起过去世的五取蕴或其中之一。’﹙《相应部·所食经》﹚在上述的巴利经文里,佛陀用‘宿住’一词,并非是指以宿住随念智来忆起过去世的蕴。佛陀用‘宿住’一词的真正含意是指,那些沙门及婆罗门能够以观智之力忆起过去蕴。因此佛陀教说:‘……sabbe te pa¤cupàdànakkhandhe anussaranti etesa§ và a¤¤atara§。’意即‘……这些沙门及婆罗门能以智忆起五取蕴。他们亦能以智忆起这五者之一。’提及那是通过观智的力量,是因为宿住随念通有四种所缘,即:1.包括出世间法在内的五蕴。2.不包括出世间法在内的五取蕴。3.与五蕴有关的族系、美丽、食物营养、快乐、痛苦等等。4.各种名称观念。在上述巴利经文里,并没有教到以智辨明这四种所缘。由于佛陀只教示以智辨明过去世的五取蕴或其中之一,因此可知佛陀是指以观智辨明过去蕴,而并非以宿住随念通去辨明它们。以观智辨明过去蕴时,并非辨明‘有情’或‘人’,而只是辨明在过去已灭了的色、受、想、行与识。这些是有关宿住随念通与观智之间的差别,以及能以观智辨明过去与未来的参照资料。”
又如《正念之道》记录帕奥禅师答问说:“问41:修行安般念,见到禅相之后入禅。请问入禅之后是否就能知道过去世的一些事情,例如生在何国、是何许人等?答41:不能,因为那是属于宿命通的范围。通过安般禅那之助,你能够轻易地成就四界分别观,然后更进一步地修行色业处及名业处。然后你可以观你在过去世的名色法,以寻找无明、爱、取、行、业这五个产生你这一世的过去因。所以在安般禅那的帮助下,你可以培育观智,照见过去世的名色法,但是不能观到名称概念,例如你的名字、你出生地的名字等等。”
帕奥禅师将《相应部·所食经》所说“以智忆起过去世的五取蕴或其中之一”,解释为“观智”,且说不同于“宿命随念智”,有其他南传学者反对。可参看:
《当代缅甸毗婆舍那修行传统之间的一个诤论——观察过去、未来的名色(温宗堃)》(禅修网2018-07-01)
http://www.chanxiu.com.cn/Web/contents/76/758.html
(摘录){从此一大段叙述中所援引的巴利文来看,明确支持“观智亦可观过去五取蕴”之见解的,是巴利注释书的注解,而非巴利经文本身。……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相应部注》对 S 22:79的注释,似乎还有相当的诤议空间。菩提长老(Bhikkh Bodhi)检视该《相应部注》所注解的那段巴利经文时,即提出与巴利注释书截然不同的解读;再者,与此巴利经文对应的《杂阿含经》经文,也与巴利注书的注解意趣相左,并支持了菩提长老的解读。……再者《瑜伽师地论》对此经的解释即以相当于“宿命通”的“宿住随念”,来代称《杂阿含经》里所谓的“宿命智”。合此二理由来看,《杂阿含经.46经》的“宿命智”,显然应当理解作六神通之一的“宿命通”,而非“观智”。如此看来,《杂阿含经》说“以宿命通,识知种种宿命”,便与《相应部注》所说的“依观智了知过去”,大相径庭了。……在确定毗婆舍那的所缘时,雷迪禅师与马哈希禅师虽也利用了阿毗达摩的部分教理,但仍以“经藏”为其根本依据;相对地,帕奥禅师虽也引用“经藏”的说法,但做为其所缘理论的根本依据,还在于后期的“论藏”与其注释书。如此,对佛典文献的偏重不同,便得出了不同的禅修理论。}
另外,帕奥禅师说观智不是宿命通,正是符顺觉音尊者说观智不属于“上人法”的观点,因为众所周知宿命通属于“上人法”。如坦尼沙罗尊者的著作《The Buddhist Monastic Code(佛教僧伽戒律)》中《第四章 巴拉基格》说:“《普端严》(注:觉音尊者著作)主张说,所有这些智,除了观智,都应是上人法。它没有解释为什么排除观智,不过它可能是附和那个时代流行的观点,认为观智无需以禅那为基础,虽然经典明确列出这种智是基于禅那的——它有别于观(vipassana),后者是更为普通的能清晰照见的心的素质。”
另一方面,帕奥禅师说观智观见前世名色需要很强的定力,还要求先去除萨迦耶见(身见)。如帕奥禅师《如实知见》说:“修行四界分别观之前,最好已有深厚的定力,如安般念第四禅,因为它帮助我们清楚地透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及它们的因缘。不过,如果不想修行止禅,你也可以直接修行四界分别观,以此培育定力与透视力。”《智慧之光》说:“若欲知见究竟色,禅修者就必须破除色法的三种密集。……为了破除所有三种密集,禅修者就必须培育定力至近行定或安止定,进而辨识每一种色聚里的每一究竟色之相、作用、现起与近因。……能辨别过去与未来蕴不单只是修观禅时观照过去与未来蕴的重要条件而已,它也是辨别因果关系(缘起)与修观时观照缘起的重要条件。……首先次第地培育起定力,直到之前已证得的最高定力。若人能够证得第四禅,每次坐禅时他都应先入第四禅;对已成就四界分别观的纯观行者,他应修习四界分别观以培育定力,直到光极其明亮。”《显正法藏》说:“如果当你闭上眼睛便能够见到色聚、分析色聚及辨识究竟色法,你就不需要特别培育定力。否则你就必须修定,必须培育定力。……没有定就不能知见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如此就不能观照它们为无常、苦及无我。因此,定也是很重要的。”《观察缘起》中记录帕奥禅师答问说:“问300:既然世俗谛以概念法为基础而建立,那么它是否也是一种邪见?答300:我们称这种见解为‘世间通称我论’,有时也称为萨迦耶见(身见)。这种我论是微弱的,但是却很有影响力。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能除去这种见解,则无法见到究竟名色,即无法获得名色分别智,而且也不能了解名色的因缘,即不能获得缘摄受智。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是观禅的基础观智,是观禅的开始阶段。若开始的阶段都还无法修行成功,则无法修行真正的观禅。不修行观禅则无法证悟涅槃,无法脱离四恶道,无法脱离三十一界。因此我们必须去除萨迦耶见。”
对此,南传其他教派也颇有微词,如《班迪达禅修中心:问与答——马哈希尊者和帕奥禅师》中说:“就算是对于今生里,几年、几个月或几周前所发生的名色现象,禅修者也不可能准确地予以回想、了知。即使是几个小时前的名色现象,例如见、闻或触,禅修者对这些现象的印象,都还会受到‘有我、我所、人、女人’等世俗概念所影响,就此,一般禅修者会发现,就算是可能也很难穿透、了知那些身心现象的究竟真理。……许多虚假的智慧之光正积极地在世界上传播,此事值得我们注意。”(http://www.chanxiu.com.cn/Web/contents/76/494.html)
按戒律所说,观见前世名色的智见应是属于“上人法”,不论观见前世的内容,也不论是否称为“神通”。如《(南传)律藏·经分别·波罗夷四》说:“任何比丘,未证知,而认为己有上人法,主张〔己已得〕具足正智正见,〔而作如是宣说:〕‘我如是知,如是见’,彼于其后,或被追问,或不被追问,冀望清净其罪,而如是言——‘友!我不知而言如是知,不见而言见,言虚诳妄语’者,除增上慢外,此亦波罗夷,不共住。…………‘上人法’者,即禅那、解脱、三昧、正受、智见、修道、证果、断烦恼、心离盖、乐静处。…………长老输毗陀语诸比丘曰:‘友!我〔于一念〕忆念过去五百劫。’诸比丘讥嫌非难:‘何以长老输毗陀如是言“我忆念……”耶?长老输毗陀言上人法。’……白佛。‘诸比丘!输毗陀有是事,然其“五百劫”实〔彼之〕一生,输毗陀言真实……不犯也。’”(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N01/N01n0001_001.xml#pN01p0124a0101)
(二)
【贤佳】(20220505)附件文稿《辨破帕奥体系禅法》《辨破帕奥体系禅法之二》请您看有什么偏差问题。我还想请教南传久学深研者(不局限于帕奥体系),您看可请教哪些人?
【居士】(20220525)我自己认为,帕奥的禅法,是中国古代的禅学,区别是不大。在中国禅宗起来以后,禅学就不被重视了,但是南传则一直沿着禅学的道路走下来,以《清净道论》的四十业处为主要特征。现代的南传禅法还是围绕这些基本而做的,如果说比较新鲜一点的就是现在炒的“正念”。所以我觉得谈不上什么偏差,因为从汉传还是南传来看这个问题而已,没有一个佛说的标准。至于您说的这方面的学者,还是要找一直这方面做宣传与推广的法住禅林的法师,他们可以说得更透彻一些。至于学术界,我想可能专门研究南传禅法的人不多,因为南传的禅法就是一些基本知识,没有进入到大乘的纯理论的层面。近几十年来,虽然国际上研究南传佛教出了不少成果,但是总体说来成果不高,无法与大乘的成果相比。我倒是愿意看到对僧加罗文疏或缅甸文疏的研究,但是现在还没有看到,很可惜。
【贤佳】感谢分析、提示!《辨破帕奥体系禅法之二·(三)》里是法住禅林的尊者,他拒绝讨论。《辨破帕奥体系禅法之二·(六)》是法住禅林的比库推荐的僧人,也可能是法住禅林的。我半个月前给法住禅林的公开邮箱发送文稿请教,也发给了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帕奥体系道场,都没有回应。还发给了帕奥体系缅甸总部和其十多处国际道场公开邮箱,也都没有回应。还直接发给了玛欣德尊者及多位帕奥禅林的尊者,也都没有回应。
您说“我倒是愿意看到对僧加罗文疏或缅甸文疏的研究,但是现在还没有看到”,觉音尊者将斯里兰卡大寺的僧加罗文疏翻译成了巴利文,而僧加罗文疏很少有人研学了。南传教界崇尚巴利文,说释迦牟尼佛是用巴利语讲法,巴利文的佛经是最纯正原汁原味,作授戒等羯磨也要求必须用巴利语,这应是源于觉音尊者。这个观点违背佛语,流弊很大。可参看:
《关于佛经翻译和巴利语的交流讨论》
https://zhengxinfofa.org/3053.html
《关于佛经翻译和巴利语的交流讨论之二》
https://zhengxinfofa.org/3087.html
《论南北传受戒得戒》
https://zhengxinfofa.org/8791.html
我研阅坦尼沙罗尊者著作《The Buddhist Monastic Code(佛教僧伽戒律)》,看到其中针对觉音尊者的律注《普端严》的内容批评觉音尊者的学品(具体见附件),我转为请教一位懂巴利文的南传尊者,他不认可,说坦尼沙罗尊者诽谤觉音尊者。我想核实觉音尊者《普端严》中相应的三条戒注内容是否确实是坦尼沙罗尊者所说的那个意思,请教了多位懂巴利文的南传学修者,都不肯核实,令人遗憾。不知您是否方便请人核实?
〖附〗坦尼沙罗尊者说觉音尊者《普端严》问题(对应巴利文)待核
1.待核问题
坦尼沙罗尊者的著作《The Buddhist Monastic Code(佛教僧伽戒律)》中《第八章 巴吉帝亚》说:“(巴吉帝亚4)《经分别》把‘法(Dhamma)’定义为‘佛陀、佛陀的弟子、预言家或天人所说的与教义或目标相关的言论’。《普端严》对这些术语作了很长的讨论,得出的结论说:‘与教义相关’是指巴利经典——巴利原文而非译文——如前三次集结所议定,而‘与目标(attha)相关’是指《大义注》,这是最受尊敬的古代注书(《心义灯》说,仅指其原始的巴利语版本)。……(巴吉帝亚7)义注《普端严》用巴利经典(巴利文)的不同部分来识别‘佛陀,他的弟子,先知或天人所说’,然后将‘与教义有关,与目标有关’视为名词,第一个是指经典,第二个是指名为《大义注》的古代论注。最后这一点极其不可能,因为在编写经典时《大义注》尚不存在。……在《小品》(第33节第1段)中有一段话,佛陀允许每个比库用自己的语言学习佛法,由此显示,与义注《普端严》相反,佛法并非只有是巴利文的才是佛法。”
又《第八章 巴吉帝亚》说:“(巴吉帝亚9)《经分别》规定严重的罪意味四个巴拉基格罪或十三中桑喀地谢沙罪中的任意一个,然而觉音报告古代义注说它只包含桑喀地谢沙。他的这一观点的讨论对于使文献历史更容易理解来说是有趣的:他对于义注的立场提出两个论点,有效地驳倒了它们,但是后来放弃并且以支持它们而告终。很难说他为什么做这个,虽然那可能是他自己不同意古代义注的这个观点,但是大寺的负责正式批准他的工作的长者们强迫他支持它们。”
觉音尊者《普端严》中是否确实那样说的?是否坦尼沙罗尊者误解或诬谤觉音尊者了?
2.《普端严》巴利文网页位置
巴利文佛教典籍总网:https://tipitaka.org/romn
《普端严》巴吉帝亚章所在目录层级:(2)Aṭṭhakathā/(1)Vinayapiṭaka/(2)Pācittiya-aṭṭhakathā/(1)5. Pācittiyakaṇḍaṃ
【居士】“当前国内外研究的形势,决定了我们在研究云南南传佛教时一定要做一些中国化思考。故对一些学术史上的考察无法去做,仅凭听一些佛教界人士的说法就去引用,从而带来了乱像。例如作者所说‘比库’,梵语bhikṣu,巴利语bhikkhu,汉传传教译为‘比丘’,这是取自外语的音译,此外还有作苾刍、苾刍、备刍、比呼等各种音读,意为乞士、乞士男、除士、薰士、破烦恼、除馑、怖魔等,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男子。这个专门名词,随着佛教的传入就被译出来了,早在东晋所出的各种经中,例如《杂阿含经》卷十四、《长阿含经》卷十五《究罗檀头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正法念处经》卷四十九、《大宝积经》卷一一四、《摩诃僧祇律》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等印度经典里面都有译出的论述,故像这类词语既然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被中国人广泛使用,那么我们现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时,首先就要尊重历史,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利用这些成果,而不是自己另外再造词,用另一套表达术语。两千年的汉传佛教在漫长的译经过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译经原则与程序,例如佛教译经规则有很严格的规定,东晋鸠摩罗什论佛经的翻译说:‘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在译经史上定下方法和规则的,有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彦琮的‘八备十条’、玄奘的‘五种不翻’、赞宁的‘新意六例’等。玄奘法师论‘五种不翻’时说:‘ (三)此无故,如阎浮树,中华实无此木。(四)顺古故,如阿耨菩提,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比丘’一词就属于‘此无故’,所以只好音译。现在南传佛教界人士之所以一定要强调要用‘比库’一词,这是因为信仰所驱使。巴利文的读音有送气声与非送气声两种,类似我们汉语普通话有卷舌与不卷舌的区别,在佛教徒看来,读音非常重要,读错了功德就没有了,所以强调读音的正确性。但是作为文化与学术研究,像‘比丘’这些专用的名词经过千余年来的引用,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用法,如果南传佛教的‘比库’没有其他的特殊含意,与汉传佛教的‘比丘’意思完全等同,我们作学术研究时完全可以沿用而已,而不必去再另造一套。像这样的词在当前南传佛教中还有一些,例如佛教讲的阿罗汉,南传佛教一定要译成‘阿拉汉’;汉传佛教讲的居士,南传佛教要用‘阿章’表示。这种没有歧意的词汇乱用的方法,只能搞乱佛教的研究,并不能显示出当地的个性,更不符合我们讲的中国化的方向。
“既是南传佛教,必有南传佛教的教义理论与特点,而这些教义与特点与世界佛教另一支的北传佛教的教义理论有不同的地方,可是它们又来自于一个源头,所以除了有共同的东西之外,也有不同之处,而这些就是需要学者们去做的研究工作了。举例来说南北两传佛教对有菩萨的看法,北传汉传佛教的菩萨是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或者是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在南传佛教里面,菩萨是指佛的过去世本生,具体地说就是指的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毗钵尸佛(Vipas)是汉传佛教去七佛的第一佛,在南传佛教佛毗钵尸则是菩萨。南传佛教的菩萨是佛的前世,有大威神力,有无限殊妙光明。南传佛经里特别描述了菩萨在母胎内部的变化过程,菩萨入胎以后,就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尤其是已经在培养方面下了功夫,总之不管菩萨从入胎还是到出胎,他就与常人不一样,以此来显示菩萨的神异具有圣人的权威,为后来创教并成为教祖、被后人尊为已觉悟者的佛陀做了很好地铺垫。南北两传佛教对菩萨的解释是有很大区别的,唯有在对佛陀成道前的菩萨解说是一致的。说明菩萨在早期佛教里面就是用来解释成佛或成道之前的果位,到了大乘佛教以后才发生大的变化,成为仅次于佛的信仰。”
以上是我在审查一本南传佛教史方面的课题时写的审查报告,摘录一些供你参考。我曾经当着玛欣德的面谈到没有必要专门另用一套专用名词,何况他也是汉族,应该尊重二千年前汉族佛教的做法,而且南传佛教在理论上没有什么新的爆发力,还是重复一千多年前的理论,这在我与刀述仁居士讨论时,他也同意这个说法。
【贤佳】很好的辨示!感谢分享!玛欣德尊者的翻译影响很大,似乎成为南传教界的通则。其翻译用词的特异是基于对汉传大乘教法和汉传比丘的否定,直接彰显南传教法和南传比库的纯正、殊胜。可参看:
《比库等于比丘吗?(玛欣德)》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51771865070291484/answer/1553708746.html
《新音译巴利读音相对应汉字表》(貓寶2021-04-30)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23881370/?_i=53476383fdfe7be
(摘录){若遇到南北传佛教皆有使用但在词义解释上出现较大出入的名词时,则用梵语的古音译代表北传的观点,用巴利语新音译代表南传的观点。例如:“阿罗汉”与“阿拉汉”等。同时,现在使用“比库”指称佛世时的比库僧众以及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比库僧众;用“比丘”“比丘尼”指称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地的北传大乘僧众。}
但玛欣德尊者有时双标,如“佛陀”“涅槃”等词语没有采用更接近巴利语音的其他译法,虽然南北传对其词义理解有较大差别(北传认为佛陀法身常住、随缘感应,大乘涅槃是无住涅槃)。可参看:
《为了逞胜,他已不择手段!》
https://zhengxinfofa.org/667.html
(摘录){玛欣德把译词弄到乱七八糟,明明是同一梵语(或同一巴利语),他偏偏要另起炉灶,译词奇特,与北传佛教划清界线的架势十足。……若说他们是“忠于巴利发音”,倒也未必真能如此,到目前为止,他们还真不敢依巴利发音,把“佛陀”(Buddha)改译为“布达”,把涅槃(nibbāna)改译“尼巴那”,这显见他们也未必忠于巴利发音。以“佛”字为例:古汉语无轻唇音ㄈ(fo),“佛”念为Bu-,音译Buddha为“佛陀”,在当时是完全正确无误的。但轻唇音出现后,“佛”已改念成Fo-,压根儿不符合Bu-的发音,但玛欣德却压根儿不敢改。这种“两重标准”的翻译态度,让我不得不合理怀疑,他们流露一种“睥睨北传”的傲慢心态,压根儿不理会“五不翻”原则中之“顺古故不翻”,但他们又不敢连“佛”、“涅槃”都另起炉灶,以免他们在汉人社会中归属于佛教的“正当性”会被连根刨起,荡然无存。这些南传僧人,用这样高傲的心态来看待北传或其他上座部的不同传承,难怪汉传佛教会以“中国佛教本位主义”与其对峙。}
玛欣德尊者2013年出事后,个人影响力大减,但未见南传教界有人对其观点、翻译做系统省思、公开批评,其观点、翻译似乎仍然在南传教界兴盛流传(2020年3月玛欣德尊者获缅甸联邦政府颁授“正法光辉大旗帜”〔Mahasaddhammajotikadhaja〕荣衔)。
(三)
【贤佳】附件文稿《辨破帕奥体系禅法》《辨破帕奥体系禅法之二》请您看有什么偏差问题。
【法师】文中树的靶子,以前大都考察过。经过对比研究,我倾向于北传阿含为主,南传五部为辅。不久久研习贯通,不说为善。不修过九定,不谈寂止。那些人大都是把经典当学问而非阶梯,玩文字游戏不值,对于解脱一点用都没有。所提“大乘非佛说”的问题,实在令人哭笑不得。我学大乘二十年,也是中招太深,用阿含法雨清洗十几年,方才恍然。大乘佛教与佛教不是一码事,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问题由来已久,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法师”是个光荣的称号,“法师”之义,佛有定义。浅言之,知佛法者是法师,与今时剃个头就是“法师”不同。某当年去出家,又跑回来写书,亦不敢称“法师”。然因学诚事得知法师您的尊称,神交久已。附件一听了一遍,有空再听之二。因忙于电脑,视觉疲劳,手头事务未完,还不是畅谈的时候。当然很高兴认识阁下,希望常联系。凡是为了求索真佛法者,就会有共同语言。
【贤佳】感谢提示!“大乘佛教与佛教不是一码事,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您看正统大乘经律与阿含经教义有什么实质矛盾?“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可略举一二。
【法师】(1)细节错讹不胜枚举,根本法义之别在于要不要涅槃。佛法就是涅槃法,佛与阿罗汉、辟支佛命终即涅槃,“我生已尽,不受后有”,决定不再有来生。这是佛教。大乘佛教贬佛教为小乘,否定涅槃,架空涅槃,不要涅槃,永不涅槃,从根本上颠覆了佛教,因此古佛转世再来比比皆是,也教人发愿“度尽众生再成佛”等等,花说、柳说一句话,让你永在生死不得解脱。
佛灭五百年,公元后不久,马鸣、龙树开创了大乘佛教。这是两个婆罗门教的大菩萨,很多大乘佛经是他们,尤其是后者所造,掺杂了婆罗门的东西,不看阿含经根本没法分辨真假。
(2)之二的问题,讨论止观的那些话如果是一堆草就烧掉好了。真想知道禅定的定是什么,观息禅一门深入,保你从初禅一直升入九定,回头再看那些议论你会觉得很无聊。佛是怎么成佛的?苦行,八定都有了也没成。后来禅思十二因缘开了智慧,也就是明白了四圣谛,就成佛了。说明智慧比戒定都重要。八圣道首先是正见,也从智慧来。所以学佛贵在明理,思想通了就是慧解脱阿罗汉,也叫大智慧到彼岸。所以戒体那块没有抓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跟明理开慧比,威仪戒行只是小小因缘。弄清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为什么佛教不修咒术了。中阴身的问题,北传圣典交代清楚了,是存在的。南传许多学人偏执管见,应该是来自对于《舍利弗阿毗达磨论》中相关译文的曲解。
(3)N月以前有人挑战和我辩论,说不敢和他辩论,怎么知道他的大乘造诣不比我高明?有人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佛陀时代的作者。”最后没招儿了,写了一段话,此后再没回声。如下:
众所周知,佛教是释迦文佛开创的,到公元前一两个世纪开始衰落了,马鸣、龙树等人借用佛教名相重新定义,杂糅外道思想知见,创立了这个名为“大乘佛教”的新兴宗教。它,与佛教是不同的,如果相同,也没有必要加上“大乘”二字,就好好传播佛教不就完了吗?如果相同,又怎么会将以前的佛教贬低为“小乘佛教”呢?
大量事实证明,大量学者公认,大乘佛教是马鸣、龙树开创的,时间是在公元后不久,与根本佛教前后相距五百多年,后者贬低前者为“小乘佛教”,可鉴“大乘佛教”是藐视释尊佛教的。
至于说从龙宫取经,凡是如法学佛有正见者,有佛学常识者,笨寻思也知道,这根本就是异端邪说。因为一切诸佛都是在菩提树下禅思十二因缘法、彻悟四圣谛而成无上正等正觉的,这是诸佛常法。要是能从龙宫里取经受法,诸佛如来还要那么费劲吗?
再者,不看阿含经根本无从知晓,无从判断和辨别是非邪正,看不出所谓的大乘佛教其实是打着佛旗反佛教的。对于那些痴迷于附佛外道伪佛教伪佛经的人,我佛出世也无可奈何。无上甚深微妙法,只说给信乐爱听者说,不是说给触扰无益者的。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价值观、佛学观不相同,请走别路,错过我们,你后不后悔都跟我们无关。
非要强辩,于法无益。请将南北传诸圣典,律典、论典、佛教史、佛传、吠陀经、古人游记、考古发现等等等等,熟读精读,刹下心来披阅十年,大乘法起码二十年,禅定功夫最低十年,成就九次第定,起码四根本禅,尤其是《阿含经》必不可少,时间允许有交叉,但是总量不应少于三十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行,必须几十年如一日痴心不改,总之要把功课做足,先备好课然后再来辩论,否则是没有资格的。
我们不作任何宗教流派的卫道士,我们唯一崇尚的是真理和科学求证的精神。我们尤其是反对各种形式的封建迷信,包括宗教迷信。我们特别注重这样的学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结论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没有正确的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如果有所得罪,实在是出于无意,请见谅。谢谢!
【贤佳】(1)您这说法误解阿含经教义,也误解大乘教法了。依阿含经教义,佛、阿罗汉无余涅槃不受后有,并非完全不存在,只是非以“三有”内质存在。大乘以无住涅槃为究竟,离生死惑业系缚,以非“三有”系缚的法性身示现生死相而度化众生,并非不要涅槃,如同大学高等数学并非不要小学数学。圆教七信位、别教七住位即要求断尽见思惑,同于阿罗汉证得偏空涅槃,何况高位菩萨。
如《(瑜伽)菩萨戒本》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欣乐涅槃,应于涅槃而生厌背,于诸烦恼及随烦恼不应怖畏而求断灭,不应一向心生厌离,以诸菩萨三无数劫流转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何以故?如诸声闻于其涅槃欣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如是菩萨于大涅槃欣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其倍过彼百千俱胝,以诸声闻唯为一身证得义利勤修正行,菩萨普为一切有情证得义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萨当勤修集无杂染心,于有漏事随顺而行,成就胜出诸阿罗汉无杂染法。”(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4/T24n1501_001.xml#pT24p1112c1617)
更多相关辨析可参看:
《由南传经典论证五蕴皆空、真常唯心》
https://zhengxinfofa.org/2999.html
《由南传经典论证佛涅槃后存在》
https://zhengxinfofa.org/3031.html
《辨破黑格尔对佛教的误解》
https://zhengxinfofa.org/9135.html
《会通大小乘和菩萨戒》
https://zhengxinfofa.org/3771.html
(2)您说“跟明理开慧比,威仪戒行只是小小因缘”,轻越威仪戒行,能够明理开慧吗?
您说“佛教不修咒术”,佛教禁止一切念咒吗?
(3)如学校体系分大学、中学、小学,是藐视小学吗?不应安立大学生、小学生的称呼吗?何以佛教不能分三乘?何以不能称呼佛法初浅部分为“小乘”?
如《增一阿含经》说:“佛告阿难:‘如汝所言,吾恒说三乘之行,过去、将来三世诸佛尽当说三乘之法。’”(卷第四十一)(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2/T02n0125_041.xml#pT02p0773a2405)
《增一阿含经》又说:“舍利弗当知,如来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为四?世不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佛土境界不可思议。”(卷第十八)(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2/T02n0125_018.xml#pT02p0639c1908)
您看这是伪经或杂伪经或是翻译用词不当吗?另外以下文章引据辨析请您看是否合理:
《论佛与阿罗汉解脱境界的差别》
https://zhengxinfofa.org/4243.html
《论“小乘”称谓问题》
https://zhengxinfofa.org/4413.html
您说“要是能从龙宫里取经受法,诸佛如来还要那么费劲吗”,这是误解。从龙宫取经,是指文殊菩萨同阿难等结集而记写存放在龙宫的释迦牟尼佛所说大乘经典。可参看《关于佛经真伪的交流讨论》https://zhengxinfofa.org/1570.html
“佛经”真伪的辨别应依阿含经所说的“四大教法”为主,而非基于有限资料推测而可能似是而非的历史考据为主。可参看《关于佛经真伪的交流讨论之二》https://zhengxinfofa.org/2169.html
【法师】(1)全部佛学基础是阿含经,这是结论,不接受质疑。公元前的佛教是佛教,教主是释迦文佛,真传佛经《阿含经》。公元后的大乘佛教教主是婆罗门教大菩萨马鸣发起,龙树确立,经典为新编的大乘佛经,名义教主:释迦文佛。两者并不相同。
(2)转关于念咒的微博
大迦叶不爱讲法,整天独住坐禅。佛初悟道时也沉默了,不想说法。这是为何?因为观察众生难教,贪嗔痴慢很重,不易听得进微妙佛法。佛教大迦叶说法授徒,大迦叶照作了,讲了几次效果不好,还被恶尼给呛了,可见佛法不是好说的。大迦叶有如佛一样的修为,尚且如此,后世就更不用说了!正法不到五百年就衰了,被像法淹没了,直到现在,庙子里几乎都在消费像法,甚至是外道法。佛法是你只要发心听,一听就开悟,不要等到来世。像法即不同,不可理喻。以前庙里有个净人,在庙里没事干点杂活,回到寮内便自念念有辞,如似外星语。我说:“你念的是某某咒?”他说是。我问他:“你明白意思吗?”他说不用明白,只管念就行!我问他念多久了,他说六年多了。我说:“你开悟了吗?懂得何为佛法了吗?”他不好意思了,说都没有。我说:“古佛无师自通六年多都成佛了,你念了六年多,连念的是什么都不明白,这是什么佛法?佛法是教人开悟的,就算吃药,吃六年不见效,那不是假药,也是不对症。所以佛说梵志的密咒是畜生咒,这不是骂人的,修的因是愚痴因,果报就在畜生!”哎,他说这要早有人这么讲讲该多好!
(3)圣典最少也有二百多万字呢,寻章摘句何须辩。
【贤佳】(1)说阿含经是基础,岂是佛学全部?正如可说全部数学基础是小学数学,岂等于说超越小学数学内容的大学数学是歪门邪道?
(2)《四分律》说:“诸比丘破浴室薪,空木中蛇出螫比丘杀,时世尊慈念,告诸比丘:‘彼比丘不生慈心于彼八龙王蛇,以是故为蛇所杀。何等八?毗楼勒叉龙王,次名伽宁,次名瞿昙冥,次名施婆弥多罗,次名多奢伊罗婆尼,次名伽毗罗湿波罗,次名提头赖咤龙王。比丘若慈心于彼八龙王蛇者,不为螫杀。若此比丘慈心于一切众生者,亦不为彼蛇所螫杀。’佛听作自护慈念咒:‘毗楼勒叉慈、伽宁慈、瞿昙冥慈、施婆弥多罗慈、多奢伊罗摩尼慈、伽毗罗湿波罗慈、提头赖咤慈,慈念诸龙王、乾闼婆、罗刹娑,今我作慈心,除灭诸毒恶,从是得平复,断毒、灭毒、除毒!南无婆伽婆!’”(卷第四十二)(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2/T22n1428_042.xml#pT22p0870c2209)
《四分律》又说:“若比丘尼诵习世俗咒术者,波逸提。……世俗咒术者,支节乃至解知音声也。……不犯者,若诵治腹内虫病咒,若诵治宿食不消咒,若学书,若诵世俗降伏外道咒,若诵治毒咒以护身故,无犯。”(卷第二十七)(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2/T22n1428_027.xml#pT22p0754a1701)
佛未禁止念一切咒,只是禁止念外道无益的畜生咒,且佛还亲自教比丘念咒。更多相关辨析可参看《由南北传律典论证是否可诵咒》https://zhengxinfofa.org/4217.html
您再看看您的说法,是谤法、谤佛吧?
【法师】对不起,恕我不再回复。
【贤佳】您高举阿含经,我引据阿含经,您却说“寻章摘句何须辩”。我引据声闻律典,您又说“对不起,恕我不再回复”。而您先前说“凡是为了求索真佛法者,就会有共同语言”,难道您求索的真佛法及共同语言在阿含经、声闻律典之外吗?
您与台湾印顺法师观点相顺,但愿莫也学其曲诈。可参看《辨破台湾印顺法师及其信徒的曲诈》https://zhengxinfofa.org/2952.html
恕我直言,愿能深思!
(四)
【比库(帕奥体系)】南传佛教国,虽然禅法各异,但有巨大优势,总体上佛教认一套传承和经典,因为一个正统的普及,导致民众在宗教方面理念比较统一,相对国内有很大优势。中国文化就比较麻烦了,就自然会导致很多想修行的人走一些弯路喽!当然这个也和业有关。我们民众从小也没有宗教常识教育的普及,只能是长大后自由探索、成长、碰壁、再成长……
我受南怀瑾老师影响比较大,他强调入出息念和白骨观,因为这个因缘,我无意中看到帕奥禅师对于入出息念的引导,所以才走进来,不是因为它是南传进来。不过接触《阿含经》也对我影响比较大。为了稳妥,我就选了所有传承都认同的方面。三十七道品,这个无论谁都不能不承认,它源自佛陀。最早我是这样抉择的,也为了体验一下禅那。至少,一步步入禅的方式,当时只在帕奥禅师书里看到,其他传承都不敢教,认为禅定不需要——这不可能。我在北传经典里看到禅定的描述,自然觉得这个东西应该可以体证。
【贤佳】骗子正可能因人美好的追求而深入骗人。宜适当审察帕奥禅师的品行和帕奥禅法的真假曲直。
【比库】如果市面上你能找到的所有资料中只有一个地方能够给你答案,如果他是骗子,那其他人大概连骗子都不如吧。你只是去检验他的教法,何来欺骗之说?我们首先要定义何为欺骗,比如,欺骗钱财、骗色等等。他只是教我们修行定力的方法,我们获得法益,他也没有需要对他崇拜,何来欺骗?希望法师来南传国家了解一下民风文化,上座部地区的欺骗,宗教欺骗,是最少的,几乎绝迹……僧人满大街托钵乞食,何来欺骗?
我们对自己依然有信心,就要学会知道,这世界上,值得信赖的人不计其数,世界没那么糟糕。害怕欺骗,害怕他人被欺骗,可能和我们内心的某些经历有关。成年人,每个人有自己的业,众生该走的弯路还是会走。在这一点上,要中舍一些。如果要骗,信其他教的,他们是不是也被骗?净土、禅宗这些,在某些人眼里就是欺骗,但我觉得不是,我们活在历史、地理影响之下,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都不是欺骗,都帮我们很多很多。要打假,是打不完的,难道佛教本身,佛陀这个人,是不是本来就是骗局?在某些人里就是。看每个人的智慧因缘了,遇上什么就是什么。
从国家民族情感来说,北传佛教是非常好的,但从一个追求真正真理的角度,它里面有谬误,就是有。要做到绝对客观,很难哦!
【贤佳】北传佛教有什么谬误?帕奥禅法是否没有谬误?
【比库】如果没有让人不满、不如意的地方,我想聪明的中国人不会转向藏传或是其他派别。法师又不是不清楚。探讨真理不能夹杂民族感情。事实上,我们的佛教本来主要来自西域,而不是直接来自印度,这个没办法,地理决定的。过后又在本土发生中国化佛教,各种势力干预,导致佛教做出妥协和折中。它本身的存在非常有益于中华文明,只是当你开始修行,探讨深一步的领域,你自然会找寻更纯净的教法,难道不是么?如果过去因为地理通讯的限制,我们没办法接触到外面的世界,现在这么容易,那么多聪明人,都不是傻瓜,都有择法能力。至于和哪个法相应,就自由让大众去选择好了,何来打假一说?念佛很好,但我的成长阶段已经过了那个时期。对不对?本质上,大部分禅修者,当他们发现更好的法,会选择悄悄离开之前的,用心实践新的发现,因为时间宝贵。只有极少数人(有可能很多),沉迷在搞对立和斗争,大谈特谈之前佛法的谬误。因为现在人真的很闲,再加上网络这个现代工具,就会导致网上一大堆人整天在从事自己认为正义的“法义辩证”,乌七八糟。只要我们自己管好自己,我们属于哪一类,就够了。这难道不是佛陀教的吗?
【贤佳】从众心理并非理智,世界上不信佛教的人更多,其中聪明人不少。
南怀瑾根本知见不正,误导了很多人盲目转向藏密或南传,可能您也是受南怀瑾迷惑者之一,宜应省察。可参看:
《辨破南怀瑾滥说》
https://zhengxinfofa.org/8804.html
《辨破气脉崇修》
https://zhengxinfofa.org/8803.html
《“修证”:一个被歪曲了的佛教概念(姚彬彬)》(论衡2018-07-03)
https://mp.weixin.qq.com/s/C9iy28jw840A5nHCKfx-4g
学诚也深受南怀瑾影响,也是受南怀瑾惑害者之一。
您在网络上发了很多诽谤汉传大乘教法的内容。我不奢望您能正视帕奥禅法的问题,只是希望您不要在再诽谤汉传大乘教法,至少不要在网络上公开诽谤,否则您学修南传教法的功德可能抵不过您诽谤汉传大乘教法的罪业,岂不可悲、可惜?!
【比库】请具体指出哪里在诽谤大乘教法,我改过来。我最早接触北传,我最早深深为自己是一个大乘佛弟子感到骄傲,所以当时,我在未经审查的情况下,对所谓的小乘、所谓的焦芽败种,关上了一扇门。我曾经很自豪地以为,我们泱泱大国,佛学方面绝对是最好的,所以,我曾经实质上认同了佛陀关于真正解脱的教法是小乘,要说诽谤,我可能先诽谤的南传。不过当时只是无知,现在我已经扭转了。我没有诽谤什么乘,我只在意,佛陀在世时的佛教到底是怎样的。如果我们没有嗔心地、没有排斥地去探讨法义,去择法,这是佛陀鼓励的,没有诽谤一说。在南传,诽谤佛法僧、诽谤圣者,的确是严重的业。我们一起共勉吧!我们要共同把佛陀教法的本来面目整明白,对得起亿万信众啊!至少对得起自己遇到佛教一次。佛教徒不团结,是很大的悲哀,佛陀绝对不愿意看到。
【贤佳】您说:“我曾经实质上认同了佛陀关于真正解脱的教法是小乘,要说诽谤,我可能先诽谤的南传。”即是诽谤大乘教法,认为大乘教法不求解脱生死或不能解脱生死,又认为大乘教法对小乘教法的如实判说属于诽谤南传。
您很健谈,网络发文很多,言谈中渗透着否定大乘教法的背景观念。可能您自己觉得是平常事实、客观真理,所以不认为是诽谤。如您以前发布的网络文章《不是为了南传而南传》说:“佛性、真如、不垢不净、本自具足等等这些,的确有邪见的成分。因为这就涉及到佛法最核心的部分,因为这个方面最容易迷惑人。这些都是后期佛教发展演化的理论了。”相关辨析可参看:
《由南传经典论证五蕴皆空、真常唯心》
https://zhengxinfofa.org/2999.html
《由南传经典论证五蕴皆空、真常唯心之二》
https://zhengxinfofa.org/4123.html
《由南传经典论证五蕴皆空、真常唯心之三》
https://zhengxinfofa.org/4176.html
《由南传经典论证佛涅槃后存在》
https://zhengxinfofa.org/3031.html
《由南传、般若、唯识经典论证真常唯心》
https://zhengxinfofa.org/4352.html
【比库】关于佛理,我更倾向于《阿含经》。我学汉传的时候,是汉传法师引领我学《阿含》,因为早期的理论和后期佛经有矛盾时,同属汉传,我们当然会面临抉择。以我当时有限的智慧和理性,我选择了以平实的《阿含经》为基准来判别其他理论。然后我生起了为什么佛教理论会出现这样的差别的疑问,于是开始接触佛教传播中发生的历史事情,这种改变,是发生于印度?发生于西域?发生在中国?我当然要搞清楚,毕竟,我们即使学现代科学,科学发源地并不在中国,要溯源到最早。最初如果这种改变发生在上游、中原地区,作为佛教传播的相对下游被动承接了这些改变,而非我们可以主动选择,而一旦先入为主,那时候恐怕再要想客观,并不容易。这个时代,我们有机会选择。
【贤佳】关键问题是近现代很多法师误解《阿含经》和大乘教法,无矛盾处妄立矛盾。您这些思考、观点是基于被人误导的错误认识。可略览我先前分享给您的文章内容,另可参看:
《破依“三法印”误破〈楞严经〉》
https://zhengxinfofa.org/1578.html
《辨破台湾印顺法师及其信徒的曲诈》
https://zhengxinfofa.org/2952.html
《会通大小乘和菩萨戒》
https://zhengxinfofa.org/3771.html
【比库】唉!我们至少是专业人士。中国佛教的情况,人们对佛教的认识和误会很深、很广,正见和普及程度跟佛教国没法比。容易被骗的其实是刚接触佛教,又不太了解太多的这些人。是否我们能在义务教育阶段有普及性宗教读本?为什么不可以有?
【贤佳】能在各级佛学院正规教材中剔除宗喀巴、印顺法师等人的邪见著作就很不错了,否则“专家”们编出来权威读本可能惑害更深。适当广阅经律,严谨以戒为师,树立宽广的基本正见,随缘随力帮助他人吧。